字词 | 《裳裳者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裳裳者华》裳裳者华,(一) 花儿朵朵在怒放, 其叶湑兮。(二) 叶儿密密叶儿旺。 我觏之子,(三) 我遇见了那人儿, 我心写兮。(四) 我的心里真舒畅。 我心写兮,我的心里真舒畅, 是以有誉处兮。(五) 这就有安乐的地方呀。 裳裳者华,花儿朵朵在怒放, 芸其黄矣。(六) 纷纷的花儿黄呀黄。 我觏之子,我遇见了那人儿, 维其有章矣。(七) 他真的是漂亮呀。 维其有章矣,他真的是漂亮呀, 是以有庆矣。这就有那喜庆呀。 裳裳者华,花儿朵朵在怒放, 或黄或白。白的白来黄的黄。 我觏之子,我遇见了那人儿, 乘其四骆。(八) 四匹黑鬣的白马已驾上。 乘其四骆,四匹黑鬣的白马已驾上, 六辔沃若。六根缰绳光呀光。 左之左之,(九) 向左呀,向左呀, 君子宜之。人儿无所不宜呀。 右之右之,向右呀,向右呀, 君子有之。人儿无所不有呀。 维其有之,(十) 因他无所不有呀, 是以似之。所以表里一致呀。 注 释 (一)毛亨:“裳裳,犹堂堂也。” 陈奂:“《说文·门部》云:‘闛闛,盛貌。’与堂堂同。” (二)毛亨:“湑,盛貌。” 杨慎:“气相属,润相滋也。” (三)郑玄:“之子,是子也。” 何楷:“觏,《说文》云:‘遇见也。’按遇有接遇之意。” (四)朱熹:“则其心倾写而悦乐之矣。” (五)王引之:“集传引苏氏曰: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尔雅》:‘豫,乐也。豫,安也。’则誉处,安处也。” (六)毛亨:“芸,黄盛也。” 马瑞辰:“按芸者,𧶊之假借。《说文》:‘𧶊,物数纷𧶊,乱也。’今作纷纭。𧶊谓多,多则盛矣。” (七)朱熹:“章,文章也。有文章,斯有福庆矣。” (八)陈奂:“《四牡》,《传》云:‘白马黑鬣曰骆。’” (九)朱熹:“言其才全德备,以左之,则无所不宜。以右之,则无所不有。维其有之于内,是以形之于外者,无不似其所有也。” (十)魏源:“《潜夫论·边议篇》云:议者,民之所见也,辞者,心之所表也。维其有之,是以似之。是三家诗训似为有诸内形诸外之谊。《左传》言祁奚举贤,不废亲雠,建一官而三物成,亦引此诗维其有之,是以似之。而申之曰:维善故能举其类。类,即似之谓也。” 注 音 湑xu许 觏gou构 骆luo洛 辔pei佩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②。叶儿密密叶儿旺。 我觏之子③,我遇见了那人儿, 我心写兮④。我的心里真舒畅。 我心写兮,我的心里真舒畅, 是以有誉处兮⑤。这就有安乐的地方呀。 裳裳者华,花儿朵朵在怒放, 芸其黄矣⑥。纷纭的花儿黄呀黄。 我觏之子,我遇见了那人儿, 维其有章矣。他真的是漂亮呀。 维其有章矣,他真的是漂亮呀, 是以有庆矣。这就有那喜庆呀。 裳裳者华,花儿朵朵在怒放, 或黄或白。白的白来黄的黄。 我觏之子,我遇见了那人儿, 乘其四骆⑦。四匹黑鬣的白马已驾上。 乘其四骆,四匹黑鬣的白马已驾上, 六辔沃若。六根缰绳光呀光。 左之左之,向左呀,向左呀, 君子宜之。人儿无所不宜呀。 右之右之,向右呀,向右呀, 君子有之。人儿无所不有呀。 维其有之,因他无所不有呀, 是以似之⑧。所以表里一致呀。 [注释] ①裳裳:堂堂、丰盛明艳的样子。②湑(xu):密而润泽。③觏(gou):遇见。④写:喜悦。⑤誉处:安处。⑥芸:纷纭,多。⑦骆:白马黑鬣。⑧似:类。表里如一。 [赏析] 这首诗以花作比,以花起兴,而来歌颂人之美好。写来新鲜而有情致,又毫无阿谀之辞,是一首轻快的诗篇。 全诗共四章,三章重调,末章单独成篇。重调三章皆以两句写花,四句写人。写花,从“其叶湑兮”到“芸其黄矣”、“或黄或白”,真是叶茂花繁,黄白纷纭,美丽漂亮,一片兴旺气象。而在这背景下所看到的人儿,则有初见时之喜,“我觏之子,我心写兮”,继而有细见时之赞,“维其有章矣”,再而有见其车马之盛,“乘其四骆,六辔沃若”。似彩笔一样,一笔一笔地加深描绘,构成了这一漂亮人物的风采、盛况。重复歌来,一节扣住一节,一调响过 一调。使人物的形象通过音乐的歌唱,在声音中似乎更鲜明地显示出来。以欢欣之辞赞美漂亮的人物,真可谓相得益彰。诗写到这里,如果就结束了,那只是徒有外在之美。末章则又写人之内心世界,是从外写起,以其“左之左之,君子宜之”,是从左方写来。“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是从右方写来。最后加以总结:“维其有之,是以似之。”言其表里如一,所以无所不宜、无所不有,这又从内而向外,说明无所不宜、不有于外者,实以内在具有美德,而外在之美也才能得以表现,因而具有存诸内而形诸外之美。这一结束,实把前三章重调歌咏之美,均归纳于表里一致之美。美容美德,在诗篇中有层次、有收束地表现出来,真可谓是善颂善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