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空中劫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空中劫持air hijacking一种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犯罪行为,原指在飞行中的航空器的任何人,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或任何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的行为,包括企图犯有这种行为的行为和从犯。关于空中劫持的国际公约有:1963年东京《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1970年海牙《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和1971年蒙特利尔《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签订的公约扩大了空中劫持的原来概念,使其包括对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危害的行为,如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使其受损,以至不能飞行或可能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行为;用任何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装置或物质,使其受损坏以至不能飞行或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破坏或损坏航空器的设备或妨碍其工作,以至危及安全飞行的行为;传送假情报从而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包括;企图犯有这些行为的行为和从犯。1988年又制定《关于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作为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以在机场的非法暴力行为为制止的对象。 空中劫持国际罪行的一种。依照1970年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的规定,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如果用武力或用武力威胁,或用任何其他恐吓形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企图采取任何这种行为,或者是犯有或企图犯任何这种行为的人的从犯,均构成空中劫持罪行。为进一步保护民用航空的安全。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不仅在飞行中,而且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所犯罪行,也属于空中劫持之列。“使用中”的时间界限是,从地面人员或机组对某一特定飞行的航空器开始进行飞行前的准备起,到降落后24小时止。空中劫持往往带有政治性质。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空中劫持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海牙公约》责成各缔约国,对空中劫持罪行给予严厉的惩罚。 空中劫持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经济目的,以某种武器劫持或控制执行航空运输任务的民用飞机的暴行。劫持者通常以飞机上的乘客和空勤组人员作为人质,向有关组织或政府当局提出各种政治或经济等非法要求或劫持飞机叛逃。 空中劫持一种国际犯罪。在国际法上有广狭两义。广义指在航空器内的任何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以及可能或确实危害飞机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或危害飞机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狭义指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或用任何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企图从事任何此种行为的行为。空中劫持是严重的犯罪,对此种罪犯,应予严厉惩罚。国际上订有反对空中劫持的国际公约。 空中劫持指在航空器内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或用其他恐吓方式强制该航空器飞行的行为。 空中劫持 空中劫持空中劫持是指在航空器内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非法干扰、劫持或以其他不正当方式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或准备采取此类行为,以致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财产的安全,或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 ☚ 国际恐怖主义 领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