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罗珊Khorasan地区名。故地在今伊朗东北部,里海东南。公元7~13世纪为阿拉伯倭马亚、阿拔斯两王朝的一个省。13世纪受蒙古伊儿汗帝国统治。14世纪30年代,呼罗珊伊朗人民曾反抗蒙古统治,立国约50年。后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呼罗珊中亚古地区名。《希腊古地志》马尔甘纳(Margiana),《新唐书·西域传》呼罗珊,《辽史·天祚本纪》忽儿珊。其地区原先包括今阿富汗西北部之巴尔黑和赫拉特,伊朗东北部之尼夏普尔(又译作内沙布尔),土库曼斯坦南部之马里等四大名城之地。后来仅只有伊朗东北部之霍腊散(又译作侯腊散)地区。 呼罗珊 呼罗珊西域国名。见于《新唐书·西域传》。《辽史·天祚本纪》作忽儿珊。地名源于波斯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地在今伊朗东北霍腊散一带。主要城市有马鲁、你沙不儿、也里、巴里黑等。1221年为蒙古军征服,元太宗时置行政长官管辖。后属伊利汗国。14世纪30年代,呼罗珊人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历时约50年。后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 ">拂 大食 ☛ 呼罗珊西域古地区名。见《新唐书·西域传》。《辽史·天祚本纪》载:西辽主耶律大石至寻思干(今撒马尔罕)。西域诸国举兵10万,号忽儿珊,来拒战。大石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呼罗珊与忽儿珊为同名异译,波斯语,义为“初升朝阳之乡”。西辽时包括今阿富汗西北部巴耳黑、赫拉特、伊朗东部内沙布尔、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南部马雷等四大名城。现在伊朗东北部霍腊散省,其范围小于古代呼罗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