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穆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穆勒1806—1873John Stuart Mill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主张逻辑要探求真理,发明真理。继承和发挥了培根的归纳思想,并把归纳法进 一步系统化、规则化,形成若干定型的求因果方法,被称为“穆勒五法”。在归纳和演绎的关系上,抬高归纳,贬低演绎。主要著作有《逻辑体系》(《穆勒名学》)。参见“穆勒五法”。


穆勒

英国政治思想家。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其政治思想的中心是个人自由问题。把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作为人生的最后目的和人类的最高道德准则。主张在不危害私有制的前提下个人应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反对用镇压的办法禁止发表异端意见,主张在经济上实行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涉私人经济活动。认为理想的政体是最高统治权力归于社会全体的代议制政体。主要政治著作有《论自由》、《论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等。参见“逻辑学”中的“穆勒”。


穆勒1806—1873John Stuart Mill

英国实证论哲学家。认为存在的仅是现象,人无法认识其本质。“物质就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即世界就是眼前的感觉和可能叫感觉,物质只依赖于感觉而存在。其主要著作有《逻辑体系》、《功利主义》、《孔德和实证主义》、《论自由》等。

穆勒1912~

美国总统里根的军事顾问,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

穆勒

穆勒1806—1873

英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著名代表,功利主义者詹姆斯·穆勒的儿子。担任过议员、编辑,组织过“功利主义学会”。继承贝克莱、休谟的经验论和孔德的实证主义,认为感觉是惟一的实在,物质是感觉的永恒可能性,本质是不可知的,只有关于现象的或然知识。对归纳逻辑有重大贡献,将培根“三表法”发展为契合法、差异法、求同求异法,剩余法和共变法(称穆勒五法),以求得事物的因果联系。主要著作有《逻辑学体系》 等。

☚ 费尔巴哈   克尔恺郭尔 ☛
穆勒

穆勒

穆勒(Müller, J. 1801~1858), 十九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生于科布伦茨(Coblenz)。幼年曾接受罗马天主教的教育,1819年入波恩(Bonn)大学学习,1822年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24年在柏林通过国家执照考试后回波恩开业。1830年任波恩大学教授,1833年任柏林大学解剖、生理及病理学教授。1848年因健康欠佳辞职。1858年逝世。
穆勒发现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种类的刺激下都产生同一种感觉,而同一种刺激作用于不同器官时却产生不同的感觉。例如光线刺激眼引起光觉,机械压迫或电刺激眼也引起光觉。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刺激,如电刺激,作用于视、听、嗅等感觉器官时则分别引起光、听、嗅等不同感觉。因此,他在1826年提出了感觉器官的“特殊神经能量定律(Iaw of specific nerve energies)”,认为每种感觉器官本身都有一种特殊的能量,感觉的性质就是由这种特殊能量决定的。穆勒的这一学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目前看来,他发现的事实是确实的,但他的推论,认为感觉的性质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却是错误的。这种推论否定了人的感觉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对感觉得出了唯心的结论。此外,他在色觉和听觉学说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1831年穆勒为柏尔-马根迪(Bell-Magendie)定律提出了实验证据,指出脊髓神经的后根中含有传入纤维,而前根中有传出纤维。他还发现了蛙的淋巴心,穆勒的《生理学纲要》(1833~1840)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一部重要著作。
穆勒对许多科学领域都有贡献。在生物化学方面,他分离了软骨胶和谷胶,在动物学方面他研究过文昌鱼和海星,在胚胎学方面他发现了副中肾管(Müller's duct)。特别在病理学方面,他是最早使用显微镜进行研究工作的学者之一。在当时对癌症很不了解的情况下,他就指出了癌是由于不正常细胞的增长所造成的。
穆勒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生理学家之一。他培养了许多学生,其中包括著名医学科学家杜布瓦·雷蒙(DuBoie Reymond,E.H.1818~1896),赫尔姆霍茨(Helm-holtz 1821~1894),施旺(Schwann,1810~1882)和微尔啸(Virchow,R.L.1821~1902)等。他创办了《解剖、生理和医学科学杂志》,以后改名为《穆勒氏解剖及生理学杂志》,是当时德国学术研究工作的主要刊物。穆勒曾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勋章,并受到普鲁士、瑞典、巴伐利亚(Bavaria)和撒丁(Sardinia)等国王的礼遇。但是,由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曾接受神学教育,因而是一位空想的神秘主义者,支持“活力论”观点。他的理论带有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

☚ 布雷德   施莱登 ☛
穆勒

穆勒1773—1836James Mill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联想主义心理学家。生于苏格兰。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从事牧师工作。1802年移居伦敦成为职业作家。对心理学的贡献有: (1) 把感觉和观念看作心理的元素,认为一切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感觉和观念通过联想形成的。(2) 对联想进行了分类,认为联想分两种,即同时联想和相继联想。且认为接近律是联想的唯一主律。(3) 坚持心理机械观,认为复杂的观念不是化学的结合而是机械的结合,即无论多么复杂的观念,都是由几个简单观念先合成多层观念,再由几种多层观念机械地拼凑起来。主要著作有《人的心灵现象的分析》(1822—1829年)。

☚ 扬   贝尔 ☛

穆勒

穆勒1806—1873John Stuart Mill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联想主义心理学家。生于伦敦,詹姆斯·穆勒的长子。1823—1858年任职于东印度公司,1865—1868年为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对心理学的贡献在于主张心理化学说,认为复杂观念是简单观念的有机结合。1865年提出四条联想律,即类似律、接近律、频因律和不可分律。强调联想律必须在联想的总原则下才能发挥。还主张心理学本身应成为一门科学,并注意从心理现象本身出发去研究各种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主要著作有《逻辑》(1836年)、《汉密尔顿的哲学的考察》(1865年)。

☚ 费希纳   布莱叶 ☛
000007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