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穀梁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穀梁传 穀梁传解释《春秋经》的专著。作者穀梁俶,一名赤,子夏之弟子。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序·疏》云:“穀梁子名淑(案:淑,当依《穀梁校勘记》作俶),字元始,鲁人。一名赤(案:颜师古《汉书·艺文志注》以为名喜)。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故曰《穀梁传》。”此说难于成立。因为穀梁俶若是子夏弟子,自是战国初人,比《公羊传》到汉景帝时才写定的时间为早,而且写于战国初,应该是用古文写的,这也很难相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说“穀梁赤乃后代传闻”,或者另有所据,所以他定三传次序,以《穀梁传》在最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不相信杨士勋的说法,认为《穀梁》亦是著竹帛者题其亲师,故曰《穀梁传》。可见是书当是传其学者所作。传授情况,据说是穀梁俶传孙卿,孙卿传鲁人申公,申公传博士江翁。其后鲁人荣广大善《穀梁》,又传蔡千秋。汉宣帝好《穀梁》,擢千秋为郎,由是《穀梁》之传大行于世。《四库提要·春秋穀梁传注疏》提出:“《公羊传》‘定公即位’一条引‘子沈子曰’,何休《解诂》以为后师。此传‘定公即位’一条亦称‘沈子曰’。《公羊》、《穀梁》既同师子夏,不应及见后师。”此其一。又“初献六羽”一条,称“穀梁子曰”,传如为穀梁自作,则不应自引己说,此其二。其三,“此条又引‘尸子曰’。尸佼为商鞅之师,鞅既诛,佼逃于蜀,其人亦在穀梁后,不应预为引据。”刘原父《春秋传衡》亦指出“庄公二年(前692)公子庆父帅师条,隐公二年(前721)无骇帅师条,八年无骇卒条,《穀梁传》皆存二说,似系见《公羊》之说,采而附益之”。陈澧《东塾读书记》又引文公十二年(前615)子叔姬本条,《穀梁传》所云“其一传曰……”,明是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初税亩,冬蝝生一条,《穀梁传》曰:“蝝,非灾也;其曰蝝,非税亩之灾也”;乃引《公羊传》而驳之。盖《穀梁传》不知何人始著竹帛,其成书或在公羊寿之后;但不能因此遽谓穀梁子在公羊子之后也。啖助谓公羊、穀梁均得子夏口授,后人据其大义,散配经文。盖二传祖孙师弟相传,后学者多所增益,而同是一义,同是一经,二家所说不同。如《春秋》“大居正”一义,《公羊传》以之说宋宣公,《穀梁传》以之说鲁隐公,此二家同传一义,而说经参差不同之证。研究者认为,《穀梁传》既不出于子夏所作,写作时间也不在战国,而是晚于《公羊传》成书之后。此书所解释的《春秋》经文未必是大义,更未必合乎《春秋》作者本旨。故宋人叶梦得说:“《公羊》、《穀梁》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 ☚ 公羊传 周礼 ☛ 穀梁传“春秋三传”之一。又名《春秋穀梁传》、《穀梁春秋》。专门阐释《春秋》的儒家经典。旧题战国时穀梁赤撰,相传他与公羊高同为子夏的门生。西汉时由其后传弟子著录成书。起讫年代及体例与《公羊传》相近,但详略不同,互相补充,是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注本有晋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疏》,合编于《十三经注疏》中,清钟文丞《春秋穀梁传补注》是注解较完备的一种。近人廖平有《穀梁古义疏》。 穀梁传 穀梁传亦称“春秋穀梁传”或“穀梁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载“《穀梁传》十一篇”,注曰“穀梁子,鲁人。”穀梁子受经于子夏,传则自作。其名有喜、嘉、赤、寘、俶诸说,是书之成,乃大同于《公羊》,亦累世口授相传,至汉初方著于竹帛。故《传》中有“尸子曰”、“穀梁之日”之类称引。所释《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释文多取问答形式以阐释《春秋》所笔削之义理。开篇“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即言:“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认为《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所释较《公羊》近于客观公允。范宁《春秋穀梁传注疏序》言:“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穀梁、公羊同为今文经学,至汉宣帝时,《穀梁》始立于学官,设博士。今存《春秋穀梁传注疏》20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 群书治要 穀梁赤 ☛ 穀梁传解释《春秋》的著作,旧题穀梁赤撰。相传穀梁赤是子夏的弟子,后由他的再传弟子在西汉时著录成书。全书十一卷。 《穀梁传》与《公羊传》体例相似,只是详略有别,故此二书可相互补充。后人注释《穀梁传》的重要著作有晋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清钟文烝《春秋穀梁传补注》和近人廖平《穀梁古义疏》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