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积累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积累率jī lěi lǜкоэффициéнт накоплéния

积累率Rate of Accumulation

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国民收入使用总额是国民收入总额中扣除援外支出和进出口贸易差额的那部分资金。积累率高,说明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所占比例大,而用于人民生活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相对小。积累率过高会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过低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率的最高限要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当前的消费水平不降低,最低限要确保新增劳动人口就业所需的平均资金。影响积累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❶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❷人口的自然增长;
❸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
❹国民收入中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构成比例。

积累率

在原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由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使用额中积累基金所占的比重。积累率是与旧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适应的概念,它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的积累部分,也没有计算国外资金流入对投资的贡献部分。因此,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我国已经不再使用“积累率”这一概念。

积累率

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所占的比重。国民收入使用额是指在国民收入总额中扣除援外支出和进出口贸易差额后的那部分资金。积累率是反映国民收入最终使用方向的重要指标。在西方国家,积累率用国内总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支出总值) 之比表示。

积累率

积累率rate of accumulation

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所占的比重。国民收入使用额是指在国民收入总额中扣除援外支出和进出口贸易差额后的那部分资金。积累率是反映国民收入最终使用方向的重要指标。在西方国家,积累率用国内总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支出总值)之比表示。

☚ 工资基金   折旧率 ☛
积累率

积累率

一般是指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重。是用来反映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影响积累率的主要因素是: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实物构成比例。它的最高限是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当前的消费水平不降低,最低限是确保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所需的平均资金装备。
☚ 国家储备   农业计划体系 ☛
积累率

积累率

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积累率反映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积累率对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重大。影响积累率的因素主要有: (1) 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它既是积累增长的源泉,又是制约积累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2) 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个比率越高,国民收入中满足新增人口消费的需要量越大。(3) 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国民收入一定时,由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反比关系所决定,这个比率愈高,积累率就愈低。(4) 折旧转化为积累的数量。固定资产因其周转的特点,折旧基金可以部分转作积累,其数额愈大,积累率越高。(5) 内含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要求的积累率比较高,而内含型要求的积累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合理确定积累率应遵循的原则是: (1)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各方面同时兼顾,不能厚此薄彼。(2) 按先消费、后积累的顺序。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即首先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随着生产发展有所提高。这是积累率的最高限线。在此前提下也应重视积累。积累最低限度应保证新增劳动人口就业所需资金。(3)要与可积累的生产资料相适应。若积累率过高,超过了新增生产资料的可供量,就会造成生产资料供应紧张,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调。积累率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国内外理论界均在探索。目前主要有: (1) 经验判断法。主要是根据历史上各个时期积累率与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相关性来判断。(2) 公式测算法。一种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归纳的计算公式: 积累率ji=积累额÷全部剩余产品价值×100%; 另一种是国民收入积累率: 积累率ji=积累基金÷国民收入 (使用额) ×100%。(3) 消费目标法。以前期积累占消费的比例指标为依据,考察计划期内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据此推算本期的积累率。(4) 生产速度法。从积累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内在联系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积累率,常用的是哈罗德——多马模型:G=K · S或S=G/K。其中G为国民收入增长率,S为积累率,K为投资效率 (产出率)。

☚ 社会主义积累   生产性积累 ☛

积累率

rate of accumul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