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秦牧1919—1992原籍广东澄海,生于香港。 秦牧
秦牧
秦牧 秦牧1919—1992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早年生活在香港、新加坡。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当过演员、编辑、教师。1945年到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编辑《再生》《中国工人》等刊物。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山大学讲师、《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主编、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贝壳集》《星下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花蜜和蜂刺》《地球龙迹》《大洋两岸集》《华族与龙》《在国际飞机翼下》等15种,文论集《艺海拾贝》《语林采英》,长篇小说《黄金海岸》《愤怒的海》和儿童文学作品5种。他的散文取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语言流畅亲切,内容丰富广博,自成一格。有《秦牧文集》《秦牧自选集》《秦牧散文选》。 ☚ 刘沧浪 王宗元 ☛ 秦牧 秦牧1919—原名林觉夫,又名林角夫,笔名有秦牧、卜内门、顽石等,原籍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长于新加坡,1932年回国求学,中学时代曾给上海、广州的报刊投过稿。抗战时期在广州、桂林参加宣传工作和文艺活动,常在《野草》月刊、《大公晚报》副刊上发表文章。1944年参加民盟,曾任民盟机关报《再生》编委,并给《新华日报》写稿,后任《中国工人》编辑。1946年秋去香港,为《华商报》、《文艺生活》等报刊供稿,1949年8月进入东江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曾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秦牧的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但以写散文为主。建国前夕出版了《秦牧杂文》(1946年,上海开明书店),建国后出版的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星下集》,小品文集《贝壳集》,以散文体裁写作的文艺论文集《艺海拾贝》等,1977年,他编成《长河浪花集》,这是他散文代表作。此外他还有中篇小说、童话集等。在四十年代,秦牧的散文创作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充满了战斗的时代气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努力表现具有历史深度的内容。他揭露、控诉旧中国的黑暗现实,剖析、抨击旧制度的罪恶根源(《白鱼·黄鱼·黑鱼》、《私刑、人市、血的赏玩》),不少篇章写得飞扬凌厉、发人深省(《浮士德小插曲》、《鬼魅一夕谈》)。他还有一些描写历史人物的小品(《伯乐与马》、《死海》),通过历史的画面,表达作家对人生哲理的探索。秦牧善于将议论知识、抒发感情与思索哲理结合在一起,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 秦似 聂绀弩 ☛ 秦牧 秦牧1919—Qin Mu当代散文家。广东澄海县人。1919年生于香港,3岁时随父母侨居新加坡。少年时代的秦牧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喜欢文学,喜欢动物”“爱看马戏”(《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秦牧自传》)对动、植物表现出浓烈的兴趣。10年异国生活对他后来的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1932年回国,曾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战期间,他辗转广州、韶关、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教师、编辑工作,从事进步文化活动。解放战争期间,他在上海、香港从事职业写作3年。1949年8月他进入广东东江解放区参加革命。 ☚ 杨朔 刘白羽 ☛ 秦牧 秦牧1919—1992Qinmu当代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县人。少年时代随父母在新加坡生活,1932年回国, 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读书,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重庆等地做教师和编辑工作,后在香港从事写作。解放后, 曾任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秦牧的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作品有散文集《星下集》、《贝壳集》、《潮汐和船》、《花城》、《艺海拾贝》、《长街灯语》。代表作是自选散文集《长河浪花集》,其散文题材广阔,知识丰富,大都有一条鲜明的思想主旨:为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擂鼓呐喊,为清除旧社会、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污秽而斗争。在艺术上用谈天说地,辨析名物的方式,借助于丰富饱满的知识,抒写对人生的感受,寄寓于人物的褒贬,启发人们去思考,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交织成一个 “哲理和诗的境界”。 ☚ 方纪 魏巍 ☛ 秦牧 秦牧秦牧 (1919—),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随父母在新加坡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1932年回国,先后在澄海等地就读。1944年到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担任民盟机关刊物 《再生》 编委。抗战胜利后,随中国劳动协会迁至香港。建国后一直在广东任职,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 副总编辑等职。主要作品有: 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文艺散文集 《艺海拾贝》、《语村采英》,长篇小说 《愤怒的海》,中篇小说 《黄金海岸》 及早期出版的 《秦牧杂文》 一书。所著散文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杂文的风骨,小品文的神韵。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较好地把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统一结合。 ☚ 吴祖光 师陀 ☛ 秦牧 秦牧1919~1992现当代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三岁随父母去新加坡,1932年回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教师和编辑,胜利后在上海、香港从事编辑和写作。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广东省文化机构及报社任职。《秦牧杂文》系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集。1949年后发表散文数百篇,分别收入《贝壳集》、《星下集》、《花城》、《潮汐和船》、《艺海拾贝》、《语林采英》诸作品集中。《长河浪花集》、《秋林红果》等则是粉碎“四人帮”后作品的结集。他自己认为,《长河浪花集》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在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又以《古战场春晓》、《土地》、《社稷坛抒情》、《花城》等六篇,为其较满意之作。这六篇作品,联想丰富,叙事生动,文笔绚丽,确可看成为他的代表作。 ☚ 陈登科 唐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