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即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解释世界的历史发展的理论。

人道主义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初表现为人文主义。它要求以人为中心代替以神为中心,以人性代替神性,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君权和神权的束缚。

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的特征是“天赋人权”思想,明确提出政权和法权要求,提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法学世界观代替神学世界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尽管起过进步作用,但他们的根本缺陷在于超阶级思想、人性本善和以人的天性为最高准绳的抽象人性论。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特征在于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他抽象地了解人的本性和人与人的关系,抽象地提出“对人以爱”——人类之爱。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自称为人道主义者,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提倡不受他人和社会任何约束的个人绝对自由。

从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它的世界观、历史观的基本内容:
❶ 它的思想基础是个人本位主义。

它总是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实际上,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它所说的实际上是资产者个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

❷ 以观念(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等等)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❸ 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类善良天性或理性。

❹ 它的核心是抽象的人性论,认为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都出自人的天性。这实际上是以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要求冒充共同的人性。

可见,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的实质是个人本位主义和博爱主义,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人道主义的历史作用,并批判吸收了它的世界观、历史观中的某些合理因素(比如自由、平等、的人的权利和价值中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批评它的唯心历史观。

把人道主义区分为世界观、历史观和道德原则两个方面是有实际意义的。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和作为道德原则的人道主义是不同的。

在19世纪40年代的具体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以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的唯心史观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与此同时,批判继承了人道主义的某些道德原则,逐步发展成为革命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