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漏芦(图144)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漏芦(图144) 药材漏芦有两种:北方习用祁州漏芦、南方习用禹州漏芦。祁州漏芦系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的干燥根,禹州漏芦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的干燥根。原植物皆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此外,华东蓝刺头的根在部分地区亦作禹州漏芦用。 我国北方各省区多有分布,主产于河北、山东、甘肃、陕西等地。 祁州漏芦 【性状鉴别】 根呈圆锥形或破裂成片块状,多扭曲不直,长短不一,完整者长可达30cm,直径1~2.5cm。表面灰褐色或暗棕色,粗糙,具不规则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皮易剥落。根头部膨大,有残茎及鳞片状的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黑色,有灰黄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中心灰黑色或棕黑色,多糟朽。气特异,味微苦。 以条粗,外皮灰黑色,质坚实,不劈裂者为佳。 禹州漏芦 【性状鉴别】 根呈类圆柱形,上部较粗,向下稍细,微扭曲。长10~30cm,直径0.5~1.5e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顶端有纤维状棕色硬毛。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褐色,本部呈黄黑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 以身干,根粗大,质坚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归胃经。清热解毒,清痈散结,通经下乳。 【应用】 1.乳痈肿痛,痈肿疮毒 本品有消痈散结的功效,对治乳痈奉为良药,常与蒲公英、瓜蒌、贝母配伍。治疗痈肿疮毒,常与大黄、紫花地丁、连翘等配伍。 2.乳房胀痛,乳汁不下。本品有通经下乳之功。常用于经络壅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多与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2g。气虚,疮疡平塌及孕妇忌服。 【备注】 《本经》:“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祁州漏芦含挥发油,主要成分蜕皮甾酮,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从而能在多方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病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