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禾谷类黑粉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禾谷类黑粉病

由黑粉菌引起的禾谷类病害。症状为受害部位形成黑粉。病原菌主要有5种:散黑粉菌、轴黑粉菌、腥黑粉菌、刺黑粉菌、秆黑粉菌。侵染方式分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2类,侵入部位有幼苗侵入、花器侵入、植株侵染3类。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使用药剂有:75%萎锈灵、0.1%~0.2%苯来特。

禾谷类黑粉病

禾谷类黑粉病

禾谷类黑粉病种类多, 有小麦的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秆黑粉病,大麦、燕麦的坚黑穗病和散黑穗病,黑麦的秆黑粉病,谷子、糜子的黑穗病,高粱黑穗病,玉米的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甘肃各地都有,尤以春麦区及冬麦区的山区为重,新中国建立初期危害严重,平均发病率为18.1%,当时展开了大规模药剂拌种,基本控制了危害,近年来各地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必须注意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属真菌担子菌纲,冬孢菌亚纲,黑粉菌目,黑粉菌属。小麦秆黑粉病,主要有小麦秆黑粉病和黑麦秆黑粉病两种,属担子菌类、黑粉菌目,条黑粉菌属,甘肃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陇东、陇南冬麦区,一般发病在1%左右,严重者达20%以上。黑麦秆黑粉病是甘肃的一种新病害,在武都、岷县、甘谷的黑麦田中有发现, 一般发病率在1%以下。小麦秆黑粉病发生于茎、叶、穗等部分,小麦长到30多厘米高时症状就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孢子堆,最初白色,以后变成灰白色或黑色,孢子成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粉末。传病途径为带菌的种子、肥料和土壤,当小麦种子发芽时,在幼芽鞘长度1~2毫米时,最适宜病菌侵入,而黑麦秆黑粉病菌的浸染仅在极幼嫩的种子发芽时期, 且只在胚芽鞘中才能完成。小麦、大麦、燕麦的散黑穗病和大麦、燕麦的坚黑穗病害甘肃发生普遍, 发病率除小麦散黑穗病为1~5%外,其余大都在10%左右。谷子黑穗病在甘肃谷子产区发生普遍, 其严重程度与各地防治情况不同而异。谷子黑穗病病原菌属于担子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属。此病主要由种子带菌传播,病穗当打场时被压碎,孢子沾在健全种子上,第二年播种时,病菌与种子同时萌发,从谷子芽鞘侵入。糜子黑穗病在甘肃各地普遍发生, 此病危害花序变成菌瘿,病株抽穗较迟而较矮,长期保持绿色,整个穗头变成一个菌瘿,菌瘿外被一层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高粱黑穗病有5种,即高粱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长粒黑穗病和花黑穗病。这5种病害在甘肃均有发现,其中前2种发生比较普遍而严重。高粱花黑穗病,发生在穗基部的少数籽粒上,主要是花器传染。综合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制度、防止随种子调运传入无病地区;(2)大力选育和推广抗病丰产品种;(3)合理轮作倒茬,减少土壤菌源,特别是水旱轮作,对秆黑粉病防治,效果很好;(4)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当黑穗病初显病时,在薄膜尚未破裂前, 连续拔除病株, 集中烧毁或深埋;(5)建立无病留种地繁殖无病种子,小麦散黑穗病的留种地,应远离大田300米以上;(6)穗选无病种子;(7)选用无病种子进行药剂拌种,药液浸种或恒温浸种, 或变温浸。

☚ 小麦锈病   小麦黄矮病 ☛
000045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