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禄贝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1782—1852Fulubeier,F.W.A.Froebel德国近代学前教育家。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幼年丧母。在舅父资助下进入中学,又到林务官那里学习测量,1800年考入耶拿大学,因经济困难中途停学。在更换许多工作后,于1805年开始教育生涯,任法兰克福模范学校教师,曾两次到瑞士访问裴斯泰洛齐,并在伊弗东师范学校任教两年,其教育体系深受裴氏影响。1817年在家乡开办学校,力图实施裴氏关于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原则。1826年著《人的教育》,系统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1834年任布尔格多夫孤儿院院长,并组织了师资培训班,1836年在勃兰根堡办学前儿童教育机构,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并在园内设立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幼儿教师。福禄贝尔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家庭教育虽然有很大作用,但大多数母亲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和育儿知识,因而有必要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关— —幼儿园,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感觉器官,扩大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语言和创造能力,养成他们遵守纪律、参加集体生活的习惯和良好的品德。主张通过游戏、劳作、唱歌和谈话等各种活动、作业,发展儿童的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的本能。他认为“儿童早期的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强调要把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为此,他创造了多种游戏方式,并设计了一套教具称“福禄贝尔恩物”。它是由各种彩色圆球、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和可以拼组的小立方体等组成,可以用来训练儿童对空间、形体、运动、分解等认识能力。福禄贝尔还要求儿童开展“劳作”活动,即用泥土、纸张、竹木等材料让儿童塑造模型、绘画、剪贴、制做小玩艺或在园中照料植物等等,使儿童的手、脚、眼、耳得到训练。在语言方面进行讲故事、朗读诗文、唱儿歌等训练。通过以上教育为儿童升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福禄贝尔提出的学前教育体系有许多合理因素,至今仍为许多国家幼教工作者所借鉴。 ☚ 第斯多惠 赫尔巴特 ☛ 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1782—1852Fulubei’erFriedrich wilhelm augustfroebel德国学前教育家。曾在耶鲁大学学习。1805年开始在一所裴斯泰洛齐主义的学校任教,曾两次访问裴斯泰洛齐的伊佛东学院。1817年在卡伊尔霍创办小学, 力图实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原则。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构,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并组织训练幼儿教师。认为人具有天赋的力量,是人和宇宙万物普遍具有的“神的本原”的体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揭露潜在的“神的本原”;儿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四种本能,教育就是促进这四种本能的发展。强调教育应从早期开始,而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创造了名为“恩物”的玩具,并为幼儿编写了使用 “恩物”的游戏和配有歌曲 (或音乐伴奏)的游戏活动。拟定了幼儿园作业,包括绘画以及使用“恩物”或其他材料进行的各种手工作业。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园教育学》等。 ☚ 傅立叶 皮博迪 ☛ 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1782—1852Fulubeier德国学前教育家。1782年出生于一个路德派牧师家庭。曾在耶拿大学、格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短期就读。两次到瑞士访问裴斯泰洛齐的伊韦尔东学院。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后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他的哲学和教育观点是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下形成的。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体,其中心是神,人只是其中一个小的统一体。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揭露潜存于人内的“神的本原”。他认为儿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4种本能,教育就是促进这种本能发展的过程,以此建立了他学前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早期开始(出生至入学前),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不应横遭干涉与束缚,教师应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他以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最快乐、最易被接受的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和创造性最好的活动形式,益于增进儿童的体力和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本能就会发展成为创造本能。他详细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幼儿园教学内容与方法,并组织训练了大批幼儿园教师。他创制了名为“恩物”的一套玩具。玩具共6种,第一种是6个不同颜色的球;第二种是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第三种是一个可以分割成8个相等的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其余三种是可分割成更小的立方体、长方板、三角形板的大立方体。“恩物”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数目、颜色、比较大小、整体和部分等。他还为幼儿编定了使用“恩物”进行游戏和配有歌曲或音乐伴奏的活动游戏。作业是他为幼儿园拟定的另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包括使用“恩物”或其它材料进行各种手工活动及绘画等。他注意循序渐进,由简到繁,并同时注意儿童语言的发展。他在幼儿园实践及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幼儿教育学,提倡幼儿社会教育,并使其成为教育实际工作和教育理论中的独立部门。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教育学》。 ☚ 赫尔巴特 乌申斯基 ☛ 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1782—1852Froebel,F.W.A德国幼儿教育家。早年就读于耶拿大学、格丁根大学和柏林大学。1805年从事教育活动,当过模范学校校长和家庭教师,两次访问裴斯泰洛齐的伊韦尔东学院,并在该校任教两年。1817年在其故乡创办小学,实施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原则。1837年在布兰肯堡建立了德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岁幼儿,实施他的幼儿教育理想,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接受裴斯泰洛齐关于人的天赋力量自然发展的主张。他认为人和宇宙万物都包含着“神的本原”。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人的天赋力量的自然发展转化为蕴藏着的“神的本原”的发展。他认为宇宙万物都在无限地发展着,人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天性的特点。他认为儿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四种本能。而其中活动的本能随年龄的增长发展成为创造本能。教育过程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发展过程。幼儿园教育应通过游戏、劳动、唱歌、作业和谈话等各种活动发展这种创造性。他重视儿童的活动教育,认为儿童的各种活动必须是内发的、自动的自我活动,而不应加以干涉与束缚。他主张教育应从儿童早期开始。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发展和表现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形式。他要求成人观察和指导儿童游戏,通过游戏增进儿童的体力和智力,促进道德教育。他还为幼儿园设计了一套名为“恩物”的玩具。这套玩具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有益于儿童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福禄贝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培训了大批幼儿园教师。他创造的学前教育体系对欧美国家的学前教育具有广泛的影响,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 (1826)、《幼儿园教育学》 (1861)等。 ☚ 赫尔巴特 第斯多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