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禁海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禁海令

明清两代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行商的法令。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倭寇袭扰浙江沿海地区,太祖始令禁缘海之人,私下诸国贸易,违者必置之重法。清初为了镇压抗清力量,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式颁布了海禁令:凡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货物卖与逆贼,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货物入官。其后又在《大清律例》中规定了“违禁下海”条款:凡将牛马、军需、铁质、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贩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康熙初年对沿海各级官吏在禁海中的责任、奖惩作了详细规定。海禁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和沿海经济的发展,康熙二十三年(1684)收复台湾以后,一度有所放宽,旋又重申海禁。乾隆年间于《大清律例》“违禁下海”条后补充条例三十六个,迄至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现行刑律》时才予以删除。

禁海令

即《申严海禁》令。清政府为阻止东南沿海人民与明郑政权联系的政令。1651年(清顺治八年)、1652年相继颁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据台湾、金门、厦门各岛领兵抗清。郑军拥有海上优势;严重影响清朝统治。为削弱郑氏力量,隔断郑氏政权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清政府实行海禁,以图把郑氏政权困死在台湾和金、厦岛上。为施行海禁,清政府强制沿海人民内迁30里,实行坚壁清野。一时间沿海人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惨不可言,海禁政策对东南沿海经济打击甚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8月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部降清,清政府统一台湾,遂于次年解除海禁,但同时又颁《渡台禁令》,限制大陆沿海人民渡海去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