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禁军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禁军制 209 禁军制原指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历代有直称禁军、禁兵的,也有另立名目的。如:唐代禁军,初曾称元从禁军,后又称飞骑。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调动时,须由枢密院颁兵符方可调遣,使将不得专权。编制单位,有军、指挥、都。士兵出自雇佣。北宋中叶,禁兵增至80余万人。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队缺额极多,京师三衙所统10万人,实际仅存3万。南宋时,仍有禁军、厢军的名称,实际情况,屡有变化。 ☚ "> 藩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