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祁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祁红Qimen black tea, Qimen congou

条形红茶之一。是祁门工夫红茶的简称。主产安徽省祁门县及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贵池等县、江西省的景德镇市亦属祁红产区。祁门县产量最多, 质量最好, 故称“祁红”。


祁红


1875年, 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回籍经商, 首先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 开始试制红茶获得成功。1876年, 余干臣又从至德来到祁门, 先后在历口、闪里等地设立红茶分庄。与此同时, 胡元龙在祁门开设日顺茶庄, 试制红茶,也获得成功。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举行的 “万国博览会” 上展出, 曾荣获金质奖章。1980年、1985年两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质奖章。祁红条形紧细匀秀, 色泽鲜润, 毫色金黄, 入口醇和, 回味隽厚, 具有特殊的类似玫瑰花的甜香。在国际市场上主销英国, 其次是荷兰、联邦德国、丹麦、瑞士、瑞典、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芬兰、意大利、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鲜叶采摘标准以及初制和精制的操作技术与其它工夫红茶基本相同。祁红高香品质风格的形成, 由祁红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当地茶树品种所育成的优质鲜叶所决定,加之做工精细,特别是以烘焙技术上的火功掌握见长,更使祁红具有独特风格。

祁红

条形红茶之一。安徽省祁门工夫红茶的简称。主产安徽省祁门、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始产于1876年前后。外形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润,毫金黄,汤色红艳,香高似蜜香,味醇厚,叶底红亮匀嫩,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奖。远销英国、荷兰、德国、丹麦、瑞典、法国、新加坡和美国等。

祁红

祁门工夫红茶的简称。创制于1876年。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曾于1980年和1984年2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质奖章。鲜叶原料采自槠叶群体品种。采摘标准高级茶为1芽2叶、一般茶为1芽2~3叶。初制和精制工艺与其他工夫茶基本相同。

祁红

祁红

祁门红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在安徽祁门县,及邻近的石台、东至、黟、贵池等县。祁门山高水清,土质松透,常年阴雨多雾,对茶叶生长十分有利。史载,祁门自唐就盛产茶叶。清光绪元年(1875),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归里,开设茶庄,以祁门所产茶叶,仿“闽红”制成红茶。后经茶农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终于发展成为别具一格的名茶。祁红条索紧细,色泽鲜亮,汤色红艳,饮之醇和,回味隽永,专家们誉之为“祁门香”,在国际上享有“金字招牌”、“王子茶”的声誉。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80年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章,现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徽菜   屯绿 ☛

祁红

“祁门工夫红茶”的简称。中国传统名茶之一。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产于安徽祁门、东至、石台、黟县、贵池等县。条索紧细匀秀、色鲜润、味醇隽厚,有似玫瑰花香。国外消费者称“祁门香”、“祁红味”。畅销英国等十几个国家。

祁红

祁红

即祁门红荼,主要产于祁门及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贵池等县。古代祁门盛产绿茶,清代光绪元年(1875)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罢官回籍,于红茶畅销利丰,便在至德县(今东至县)设立茶庄,仿照福建方法试制红茶。次年又在祁门设茶庄,扩大红茶生产。一说光绪元、二年间(1875—1876),祁门人胡元龙考察制造红茶之法,筹资6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祁红”问世。
祁红制作非常精微,先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过程,使鲜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适度氧化,经过全发酵,做成有条索的红毛茶,保持芽叶完整,红色红汤,然后再经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摊等工序,精制而成。
“祁红”外形紧秀乌润,色泽鲜亮,香气清鲜而持久,似果香又含兰花香,被国际市场誉为“祁门香”。冲泡后汤色红艳,饮之醇和,回味隽厚,主要销往欧美各国,年产约300多万公斤。
民国4年(1915),北洋军阀政府在祁门建立农商部安徽模范茶场。1932年改为省立茶叶改良场,该场对茶树育种、栽培管理、鲜叶分析、采摘和红绿青茶制作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对茶叶制作过程中主要成份变化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还将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935年又打破以前“祁红”不采夏茶的陈规,创制夏茶“祁红”成功。1936—1937年又从日、德、台湾先后购买了揉茶机、烘干机、解块筛分机、手提烘干机等制茶机械,为推广机制红茶,打下良好基础。

☚ 屯绿   太平猴魁 ☛

祁红qi hong

keemun,black tea produced at Qimen of Anhui Provin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