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语言文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语言文字 001 中国语言文字指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国有56个民族,语言、文字状况十分复杂。中国语言除汉、回、满、畲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各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有的还不止1种。中国各民族语言分属5个语系。系属语言最多的当首推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缅、苗瑶和壮侗3个语族计34种语言,使用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其次是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19种语言,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和东北各地。属南亚语系的有佤崩龙语支的佤语、崩龙语和布朗语,均分布在云南西部。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有高山语、阿眉斯语、排湾语和布嫩语,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属印欧语系的有俄罗斯语和塔吉克语,均分布在新疆。另有京语、朝鲜语语系未定。上述语言之外,还有一些新发现的语言,合计中国56个民族共使用语言8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又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国文字使用最多的是汉字。汉字有几千年的发展史,至今仍在为全中国人民服务。汉、回、满族通用汉字,其他民族也有部分人使用汉字。除汉字外,还有30个民族有自己的固有文字或新创制的文字。历史上即有文字并使用至今的有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等1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傣族使用4种文字。此外,尚有大写拉丁字母傈僳文、竹书、方块苗文、拉丁字母佤文、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及方块瑶字,合计18个民族23种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为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新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方言分歧大,共创制了4种文字,计15种文字; 再加上为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创制的新创载瓦文,共新创制文字16种。综合历史上已有的与新创的文字,我国33个民族共使用现行文字40种。我国还有17种现已停止使用的历史文字,它们是: 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八思巴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东巴图画文字、沙巴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水书及满文。中国大陆推广普通话,实行《汉语拼音方案》并进行汉字简化;台湾省也推行国语,采用“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启用《标准行书范本》,对汉字取简舍繁,加以整理。其为汉字注音的方案,修订原国语罗马字而成的“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汉语拼音方案》趋同的倾向。 ☚ 概观 汉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