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小说
以反映各种社会相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发端于辛亥革命后,绵延至三、四十年代,作者大多为鸳鸯蝴蝶派成员。社会小说师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儒林外史》等,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发展演化。它广泛描写党、政、军、学、商等各阶层的人物和动态,有时也涉及工人及农民的生活。取材大多为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的人情世态,社会和言情常融为一体。内容驳杂不一,有的反映妓院娼门的黑暗,有的反映北京官场的腐败,有的讽刺袁世凯称帝,有的暴露十里洋场资本家的尔诈我虞,有的揭露国民党时期官场流行的“裙带风”,还有的则攻讦隐私、描写色情。社会小说语言上采用白话,形式上主要袭用章回小说体。社会小说的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李涵秋的《广陵潮》,朱瘦菊的《歇浦潮》,包天笑的《上海春秋》,毕倚虹的《人间地狱》,姚鹓雏的《恨海孤舟记》,叶小凤的《如此京华》,江红蕉的《交易所现形记》,陈大悲的《红花瓶》,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陈慎言的《故都秘录》,向恺然的《留东外史》等流传较广。由于社会小说注重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又采用民间通俗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