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之战战国时期秦军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大败魏军的一次战役。周安王五十七年(公元前385年),秦庶长杀其君,迎立灵公太子师隰,是为献公。秦国数易其君,政治紊乱,被魏国侵占河西之地。秦献公即位后,革除弊政,废除殉葬制, “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国力开始强盛。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魏、韩两国国君会于宅阳(今河南郑州北),帅师攻武都,被秦军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击败。五年,秦献公亲自率军攻魏,两军战于石门,秦大胜,魏军被歼6万余人。后赵国出兵救魏,秦军始退。此战是战国初期秦国对东方各国的第一次大胜,周显王因此赐黼黻(读甫弗,绣黑白两色花纹的诸侯礼服)封秦献公为侯伯。 石门之战战国时秦国击败魏国的战役。战国初期,魏国首先强盛,独霸中原。秦国与魏相争。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秦趁三晋联盟破裂而魏陷于孤立之机, 出兵攻魏,双方战于石门(山西运城西南),秦大胜,斩魏军六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