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遗室诗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遗室诗话

石遗室诗话

近人陈衍撰,衍号石遗,故名。三十二卷。衍曾为《庸言杂志》、《东方杂志》撰诗话,后加以增订合并而成此书。又有《石遗室诗话续编》十卷。此书网罗清末民初诗人颇多,可与其《近代诗钞》相互补充。反对某些诗论家孤立地就诗论诗和故弄玄虚、自欺欺人做法,强调作诗要有“真实怀抱,真实道理,真实本领”,主张学习古人,但反对简单模拟。论写作技巧多有胜解。认为诗是个人之事,观点较保守。

☚ 射鹰楼诗话   辽诗纪事 ☛
石遗室诗话

石遗室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陈衍撰。陈衍(1856—1937),字叔伊,号石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为张之洞幕僚、学部主事。辛亥革命后,讲学于南北各大学。晚年任无锡国学专门学校教授。《石遗室诗话》原载于《庸言》、《东方》等杂志,1914年石印本仅十三卷,1929年商务印书馆本增至三十二卷,为作者删补旧稿后之改本。1935年又刊出《续编》六卷。此书为同光体诗派最集中的评论集兼资料集。关于“同光体”名号的确立及其含义,书中称:“同光体者,余与苏堪(郑孝胥)戏目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也。”书中反对分唐界宋而主张唐宋一源,归纳成“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的新说法。他又接过翁方纲的“学人之诗”口号,调整为“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近代诗钞序》)。所以,“博极群书,熟悉辽金元史学舆地”的考据家沈曾植,被推为“同光体之魁杰”;祁隽藻的《题䜱䜪亭集》、《自题䜱䜪亭图》等作,被评为学人与诗人结合的典范:“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他本人也是“由学人之诗作到诗人之诗”(夏敬观评语)。《石遗室诗话》全书的理论比重不大,也并未对宋诗提供多少新的理论见解。相比之下,该书在评论和搜辑宋诗派诗人诗作方面所做的工作更值得注意。书中对祁隽藻、程恩泽、郑珍、莫友芝、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等宋诗派代表人物的创作风格和成就均有所品评,其中对陈、郑、沈三位的评语尤详。对宋诗派以外的晚清诗人也有所评论,如学汉魏六朝的王闿运,学中晚唐的樊增祥、易顺鼎,不专主一家的李慈铭,以及倡导“诗界革命”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均有所论及。陈衍对晚清诗歌的大力研究,实得益于他的一个基本观点,即把晚清诗歌看作是清诗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他说:“前清诗学,道光以来一大关捩。”他进而将这一时期的诗人归纳成风格不同的两大派:一派“清苍幽峭”,一派“生涩奥衍”。同光体三大家中,闽派的郑孝胥属于“清苍幽峭”风格,赣派的陈三立和浙派的沈曾植属于“生涩奥衍”风格。因此,所谓两派之分,实质上是从同光体内部派别的角度立论。尔后,再把道光以来各家与同光体诗派相联系。郑珍、莫友芝各为“生涩奥衍”派的“弁冕”和“羽翼”,差属允当;厉鹗被归入“清苍幽峭”派,从其诗作所具之宋风来说,亦不为无据。至于视不受宋诗派牢笼的陈沆、魏源为郑孝胥前身,以龚自珍比附郑珍,则未免牵强。有1929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 三唐诗品   辽诗纪事 ☛

石遗室诗话

近人陈衍(号石遗)著。32卷。有29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陈衍是同光体首领之一,此书是同光体诗派的主要论诗著作,对清末民初诗人,网罗较多,间有论及唐诗者。陈衍诗论中心为“三元说”,认为诗莫盛于开元、元和、元佑。强调宋人都是推本唐人余法而变化之。书中论诗的写作技法多有精妙之言。如谓“任是如何景象,写得字字逼真者唯有老杜”;杜诗命题“皆随意结构,与唐人诗题迥不同者,宋人往往效之。”“杜陵古诗往往将后面意撮在前面预说,使人不易看出线索。”主张“学古人而要能变化”,并列举杜诗此类以赞之。又认为《又呈吴郎》“开宋人无限法门。”其论白居易《寄韬光禅师》诗亦有新意:此诗乃七律创格,唯苏轼能变化学之。《游西菩寺》、《赠上天竺辨才师》、《自普照游二庵》皆为拟作。居易此诗又从王维《访吕逸人》出,可谓目光如炬。著者还用了较大的篇幅具体分析了钟惺谭元春《唐诗归》论唐诗的正误,对于深刻了解唐诗的艺术有其价值。书中还保存了同人的一些评骘唐诗的言语,如宋大樽析孟浩然诗、木庵先生说杜甫诗、苏堪《录苏州诗题后》、《录柳州诗毕题卷后》、曾刚甫论唐诗诸绝句等等。由于著者推许“学人之诗”,对元白之浅俗加以鄙视;过重形式,反对诗歌揭露社会黑暗。书中对杜甫不满,其根在此。这些都是它的糟粕。然老树著花,枯枝败叶,固无损于其美也。

石遗室诗话

石遗室诗话

近人陈衍撰。三十二卷。衍 (1856—1937),字叔伊,号石遗。福州侯官 (今福州)人。光绪举人,后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他曾为《庸言杂志》、《东方杂志》撰诗话,后增订合并为此书。又有 《石遗室诗话续编》 十卷。
此书多收集清末民初诗人的作品,采用传统的诗话形式,对其作品进行评论。对诗学理论上的“虚灵”、“妙悟”持否定态度,主张老老实实,反对故弄玄虚,自欺欺人;反对模糊虚假和无病呻吟。批评同光派诗人的作品缺乏“真实怀抱,真实道理,真实本领。”反对孤立地就诗论诗,而要知人论世,指出“后世诗话汗牛充栋,说诗焉耳,知作诗之人,论作诗人之世者,十不得一焉。”但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局限性,此书论诗并未真正贯彻这一原则。书中主张学习古人要能变化创新,反对机械地模拟:“好古非复古,及于古非似古也。”关于诗句的创作技巧、手法,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论述。
但此书也有不少糟粕。它反对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及政治上的黑暗,错误地认为作诗是“寂者之事,一人而可为,为之而可常”。从这一消极的反现实主义的观点出发,该书多处攻击杜甫及其关心民瘼,热心国事的作品,表现出作者追求形式主义的文学倾向。有民国十八年排印本。

☚ 春觉斋论文   元诗纪事 ☛

石遗室诗话

三十二卷。清陈衍 (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近代文学家。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曾为张之洞幕客。著有《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辑有 《近代诗钞》、《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等。作者数十年来多说诗,意有所得。是书为辛亥革命后所作,是“同光体”诗派的主要评论著作。卷首有陈衍《自序》。其第一则称,此诗话是受郑孝胥和沈曾植怂恿而为,与《自序》内容相当。第二则叙述了道光、咸丰以来宋诗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三则意在说明“同光体”的由来,属于综论。作者认为,清诗自道光以后略分为两大派,一派为 “清苍幽峭”,一派为“生涩奥衍”。“清苍幽峭”派上由古诗十九首为源,由苏武、李陵、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贾岛、姚合以降,经宋人陈师道等、元人范椁等、明人钟惺等而承入清代。清人则有陈奂、魏源、郑孝胥接续。特点为“洗炼而熔铸之,体会渊微,出以精思健笔”。“生涩奥衍”派起自《急就章》,下有韩愈、孟郊、樊宗师、卢仝、李贺、黄庭坚。晚清则有郑珍、莫友芝、沈曾植、陈三立相连续。其特点是“语必惊人,字忌习见”。是书顺序论述了近代沈曾植、郑孝胥、林旭、陈三立、易顺鼎、叶大庄,陈木庵、杨曾荦、江瀚、丁惠康、陈增寿、沈瑜庆、林纾、秦树声、王乃征、俞明震等诗人。故而影响很大。有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