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載體 > 石䃭 石䃭 shígǎn 亦稱“石函”、“石篋”。石製之匣。以置帝王封禪所用的玉牒。《舊唐書·禮儀志》:“舊藏玉牒只用石函,亦猶咸書篋笥,所以咸呼石篋。”《新唐書·禮樂志》:“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封泰山……石䃭以方石再累,皆方五尺,厚一尺,刻方其中,以置石匱。”《宋史·禮志》:“封禪,以玉爲五牒,刻字而填以金,聯以金繩,緘以玉匱,置名䃭中。”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用具部 > 帝王 > 石䃭 石䃭 shígǎn 省稱“䃭”。古代帝王封禪時所用之石匣。此稱唐已見之。其制:以方石三枚爲再纍,皆方五尺,厚一尺,刻方其中,以容玉匱。《新唐書·禮樂志四》:“䃭旁施檢……䃭纏以金繩五周,封以石泥。距石十二,分距䃭隅,皆再累。”《唐會要·封禪》引《册府元龜》:“舊藏玉牒,止用石函,猶書盛篋笥,所以或呼爲石篋……而近代儀注,更名石䃭。”《宋史·輿服志六》:“納玉匱於石䃭,以天下同文之印封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