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866年—1867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866年—1867年

1861年7月—1865年4月的美国南北战争造成了英国棉荒,结果“把许多资本从通常的投资领域赶到了货币市场的大中心”,全力从事投机去了。美国内战结束后,欧洲金融受到了随美国内战结束而开始的英国棉业危机的困扰。1866年5月11日发生了欧威兰—葛尼有限公司(Overend Gurney & Co.) 负债1 900万镑、亏蚀500万镑倒闭的事件(《资本论》,1卷,733页)。这场危机也迅速影响到从事欧亚贸易和汇兑投机的上海外商洋行和外商银行。1866年,上海出现了自1843年开埠以来的第一次金融恐慌,在金融狂潮中成立的汇川、利华、利生和利升四家外国银行统统应声倒闭,汇隆银行经不住风浪的袭击而倾覆,呵加刺银行不得不进行清理改组,其上海分行于1866年7月一度停闭。宝顺洋行也在1866年倒闭了。1866年之前,在上海营业的11家外国银行,只有6家幸免于破产。“这些银行的倒闭,迫使向它们贷了款的茶叶贱价抛售,在价格上大受损失。这个损失可以说包括了从英国输往中国以及由中国输往英国的一切物品,只有生丝例外; 进口货中仅鸦片烟同海峡殖民地的产品获得可观的利润。”1867年,上海商人中,有的一家“倒至四、五十万之多。”“钱业各家,不无被累。”(307,39、45-47页;401,349-350页; 106,1272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