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知识产权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知识产权法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因创造和利用知识产品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既为国内法、又是涉外法; 既调整横向关系,又调整纵向关系; 既为实体法,又是程序法; 既为强行法规,又是任意法规。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对象是: 因确认智力成果专有权和对智力成果使用管理所形成的纵向关系; 因对智力成果专有使用、转让、许可他人使用而形成的横向关系; 与智力成果有关的人身权关系。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下列若干项:(1)鼓励原则;(2)公开、使用原则; (3) 有偿使用原则; (4) 维护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原则;(5)权利限制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知识产权法调整因智力创造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规定和保障智力成果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商标法等。参见“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关于确认和保护发明权、商标权、版权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具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的特点。为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商标法、专利法、版权法等法律,把知识产权当作一种重要的产权加以保护。当前,知识产权不仅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而且还建立了以《巴黎公约》为基础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成立了“保护工业产权国际联盟”。 ☚ 采购合同 和平中立政策 ☛ 知识产权法是用来确认和保护发明权、商标权和版权的一种法律制度。在不同制度的国家它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资产阶级用它作为垄断技术和知识,追逐利润的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它是调动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活动,促进科学技术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重大措施。它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关于知识产权(另条)的产生、取得、行使与保护等各方面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和法律条款的总称。狭义的知识产权法是指各种专门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和具有立法效力的判例。这种法律可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两大类。国内法是一个国家内部关于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广义上包括民法、刑法、合同法、反托拉斯法、技术转让法等等法律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和各种专门的知识产权的立法,如商标法、版权法、专利法等。国际法是指两国以上共同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或条约。全球性的知识产权法的作用主要是:(一)为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些各国共同遵守的原则和标准。(二)为便利知识产权的取得而规定一些统一的程序规则。(三)为便于各国间的信息交流而统一一些有关知识产权的术语和尺度,以及技术规范。区域性的知识产权法解决部分国家间的有关问题,这些法律的总趋势是使实体知识产权法国际化,逐步形成跨国的实体知识产权法。我国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3年实施《商标法》。1986年,我国颁布的《民法通则》第五章专设了“知识产权”一节(共4)条。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1990年开始实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部分内容。1990年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知识产权 知识产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