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忘情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原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后指修养最高的人,忘了喜怒哀乐之情。太上:指圣人。 忘情:感情上放得下;无动于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清·陈确《哭老友徐季长八首(其八)》:“太上忘情非吾辈,洄塘深处是西州。” [功能、例句] 作宾语。林觉民《与妻书》:“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附条] “忘情太上”。清·程梦星《归画行》。 [同义] 无动于衷 漠然置之 [反义] 休戚与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