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窝狭窄、闭锁
眼窝狭窄不能安戴大小合适的假眼,眼窝闭锁则无法装入假眼。眼窝狭窄闭锁,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
先天性眼窝狭窄、闭锁,见于小眼球或无眼球症。多为单侧,双侧罕见。眶部发育不良,眼睑窄小并向内凹入,睑裂短且呈闭合状,或伴有上睑下垂。有睫毛和睑板腺等结构,泪点或有或无,有泪腺。结膜囊狭缩,小眼球无视觉功能。还可合并唇裂、腭裂、鼻裂、副耳、多指(趾)等先天性畸形。这些合并畸形,多见于无眼球症。
后天性眼窝狭窄闭锁,多因化学性烧伤、爆炸伤、眶内感染等原因造成。眼球损毁,视力丧失,结膜破坏缺损,创面瘢痕愈合后挛缩粘连,以致结膜囊狭缩,严重者消失,形成闭锁。后天性狭窄闭锁,还见于因幼年患眼部恶性肿瘤,摘除眼球后又行放射治疗,致影响眶部的正常发育,畸形表现与先天性眼窝狭窄、闭锁相似,惟眶部骨骼发育不足更较明显。
眼窝狭窄、闭锁的治疗有扩张法和眼窝再造术。如伴有上睑下垂,或因外伤造成的眼睑缺损、外翻或其他瘢痕畸形,应先期进行治疗。
扩张法,一般多用于先天性狭窄,因局部组织质地柔韧,基底松动,具有可以伸展的潜力。治疗应于婴幼儿时期开始,愈早效果愈佳。用以丙烯酸酯制成的假眼模型安入结膜囊内,模型由小到大,定期更换,持续扩张,直至青春期,最终可以塑造出适当大小和形状的稳定眼窝,并可激发眼眶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发育。睑裂过于狭小,首次在麻醉状态下亦难安入模型时,可行外眦切开术或局部粘膜移植成形术。模型的前面应埋置栓桩,以便更换和清洗时的装卸操作,或将栓桩借金属杠杆和戴在头部或牙齿上的装置相连接,赖以对眼窝施加压力及保持模型稳定不致脱出。后天性狭窄,程度较轻者也可试行扩张法治疗。
眼窝再造术,适用于后天性因结膜大部或全部缺损瘢痕愈合所形成的狭窄闭锁。手术原则为经切开、剥离、切除瘢痕等步骤,以形成下至眶下缘,两侧越过内外眦角,向上也有适当深度的宽阔腔穴。为使假眼不致滑出,下穹窿部剥离的深度较上穹窿更为重要,应以显露眶下缘部的骨膜为准。剥离上穹窿部时不可过深,以免误伤上睑提肌。除睑缘和睑板部如尚残留有正常的结膜需要保留外,应将所余支离破碎的结膜和瘢痕组织一起完全清除,力求松解彻底。
腔穴创面面积往往甚大,粘膜移植受取材限制,故一般均以较薄的中厚皮片移植衬覆。皮片不宜太厚,否则皮脂腺和汗腺等的分泌物积存,日久会有恶臭,且毳毛丛生也不易清洗干净。皮片的移植以采用较大假眼模型固定的内嵌植皮法较为可靠,即将皮片的肉面朝外包裹在假眼模型上,相接的边缘用细丝线缝合,然后植入所剥出的腔穴内。为防止模型脱出和对抗皮片存活后的收缩,需行睑缝合术。可将模型钻穿几个互以浅沟相连的孔洞,以供日后在睑缝合期间用无尖注射针头或细聚乙烯管插入,冲洗再造的眼窝,保持洁净,防止继发感染。且如一旦发生感染,亦可借以引流,而无需提早解除睑缘的粘连缝合,以免因皮片收缩使手术失败。4~6个月后,再造的眼窝已趋稳定,即可将睑缘的粘连解除,安配假眼。
后天性因肿瘤行眼球摘除术和术后放射治疗所致眼窝狭窄,由于发育障碍,睑裂短小,有时还需同时施行外眦切开术、外眦成形术,或外侧眶缘骨部分凿除术以扩大之。

眼窝再造术
(1) 切开剥离形成腔穴;(2)用皮片底层朝外包裹有孔假眼模型植入剥出腔穴的内嵌植皮术; (3)睑缝合术;(4)内嵌植皮术和睑缝合术的纵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