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泉州开元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quánzhōukāiyuánsì

亦稱“紫雲寺”。座落於福建泉州城内西街。以唐開元間易名,故稱。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初名白蓮瑞應道場,後改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稱今名。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將支院併爲大寺,改稱大開元萬壽禪寺。明清重修。寺規模宏大,佔地五十餘畝。主要建築有大雄寳殿(亦稱“紫雲大殿”、“百柱殿”)、天王殿、東西長廊、甘露戒壇、藏經閣、功德堂、檀樾祠等。寺存宋、明石塔兩座,名東、西塔(亦稱“紫雲雙塔”)。《嘉慶重修一統志·泉州府·寺觀》:“開元寺在晉江縣治西,一名紫雲寺。唐嗣聖三年,邑長者黄守恭捨宅爲寺,賜額蓮花寺。開元中改今名。有東西二石塔。”參見本類“開元寺雙塔”。參閱民國《福建通志·名勝志·晉江下》。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

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 (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 下诏以年号为此寺命名,所以称开元寺。五代到宋时,寺旁设支院一百二十所,元代合并为一寺。寺内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气派雄浑。大雄宝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前月台须弥座上浮雕有七十二幅人面狮身像,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上面刻着古埃及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印度、锡兰等地婆罗门教的神话,皆为元代遗物。尤其是大殿柱头铺仰莲护斗上挑出一拱,上面附刻带翅膀的飞天乐伎二十四尊,为国内古建筑所罕见。寺内东西双塔也很有特色,两塔相距二百米,皆是五层八角形石塔。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初为木塔,高九层,后增至十三层。宋代一度改为砖砌,降为七层。南宋嘉熙至淳祐十年(1237~1250年),改为现存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的花冈石塔。塔身实心,外有回廊,塔身外壁浮雕各种神像。塔基束腰部分砌青石浮雕的释迦故事三十九幅,生动而又精致。西塔名仁寿塔,与东塔对峙,五代后梁时始建,原亦是木塔。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改为石塔,比东塔早建十年。规制类似于东塔,只是塔基为花鸟浮雕。东塔高四十八点二四米,西塔高四十四点零六米,双塔历经长期风雨地震,毫不变形。

☚ 恒山悬空寺   南禅寺大殿 ☛
000038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