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眼病与七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眼病与七情

眼病与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称“七情”。七情过伤或抑郁,可引起体内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经络阻滞,是眼病的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已将七情变化列为眼病的三因之一。《原机启微》已有因七情变化引起眼病的专论。如“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等。至清代《银海指南》从七情所致眼病的病机方面作了系统论述。
七情过伤发生眼病的机理,主要有:
❶使脏腑内损,精气亏乏,而发生眼病。如《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曰:“内障之病皆因七情过伤,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思伤脾,过悲伤心,过恐伤肾,过惊伤胆,脏腑内损,精气不上注于目。”
❷七情内伤,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眼病。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证治》中已有论述:“病者喜怒不节,忧思兼并,致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随气上厥,逢脑之虚,浸淫眼系,荫注于目,轻则昏涩,重则障翳,眵泪胬肉,白膜漫睛,皆内所因。”
七情所致眼病,有下列几种情况:
(1) 七情变化致使气机逆乱,气血功能失调,如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下,悲则气消等。目中真气升降出入之机废用,而致气血营卫无以升降出入,目失润养,诸病由生;邪气亦可随逆乱之气,浸淫目系。或有因思虑太过,用心罔极,忧伤至甚,惊恐无措,致气机痞塞,双目倏然盲而不见,或使玄府幽深之源郁遏,神光不得发越,而为青盲重症。有因怒而伤目者,足厥阴肝主目,在志为怒,怒甚则伤肝。瞳神为气所充,气盛则瞳神聚,气散则瞳神散,气为怒伤则瞳神散大,其病初起视物昏花,如在雾露之中,眼前有黑花飞动,视物成二体,久则光华不能敛聚,视物不见,终成废疾。大怒则气上,引起肝火上逆,出现目赤暴盲等。
(2) 气机郁滞,郁久化火。如因竭劳心思,用意太过或忧郁忿悖,而使气机郁滞,郁火内生,随目系而入,伤及头目,攻散瞳神,蒸灼神膏,瞳神气色转青、变绿,而后为黄,头旋额角偏痛,甚则目胀欲脱,犹若锥钻,头如斧劈,终成盲瞽,或因郁而滞,致使目内孔窍不通,气液不得宣流,诸病由生。
(3) 七情内伤,损及脾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原机启微》曰“七情内伤,脾胃先病”,脾胃伤则气不聚,气不聚则瞳神不能敛聚,故瞳神散大。脾胃虚不能输布精微,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则视物昏花,眼睫无力,不耐久视,久视则酸痛,眼皮宽纵,上胞下垂等。故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专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4) 七情内移,邪气侵袭。如《原机启微》曰: “今为物之所伤,则皮毛肉腠之间,为隙必甚,所伤之际,岂无七情内移,而为卫气衰惫之原,二者俱召,风安不从。”说明外伤之后,疼痛忧愁,七情内移,使卫外之气虚衰,风邪更易乘隙而入。可使目疾加重,或有变症。因此,有目病者更应禁暴怒,解忧思,除悲泣,以免七情内移,加重眼病。
(5) 七情内伤,易致胎患目病。如《秘传眼科龙术论》在“小儿青盲外障”中说:“此眼初患之时,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今生后五七岁以来,便多患眼。”
七情是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诊治眼病时,应给予重视。平素保持七情调和,心旷神怡,毋使太过或不及,从而五脏之气充和,六腑之气调畅,气无郁结,血无凝滞,腠理固密,卫气充旺,阴平阳秘,则眼目之疾可防。

☚ 眼病与六淫   眼病与饮食劳倦 ☛
000196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