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真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真诰zhēn gào道家方术之书,南朝梁陶弘景撰。徐凝《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之一:此卷玉清宫里少,曾寻真诰读诗来。 真诰 真诰南朝梁志怪小说和道教杂记集。陶弘景撰。《文献通考》著录,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道家类,二十卷。有《道藏》本。据《真诰序录》,凡七篇:《运题象》第一、《甄命授》第二、《协昌期》第三、《稽神枢》第四、《阐幽微》第五、《握真辅》第六、《翼真检》第七。全书所言皆仙真授真诀事项,兼及药物、导引、按摩与其他道教修养之术。其《甄命授》等篇有类似佛家语与地狱托生之说,故《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谓其“窃佛家四十二章经为之”。《真诰》体例和内容与《冥通记》有相类处,在编排诸道士所记所谓仙真授受真诀之事中,有不少篇章也有故事性,是道教小说。如《萼绿华》(《运题象》篇)条,记女仙萼绿华,年可二十许,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晋穆帝升平三月己未夜降于羊权家,自此一月辄六过其家。绿华对羊权说,她本性杨,是九嶷山中得道仙人,前生中曾替师母毒死一个乳母叫玄洲的,因先罪未灭,故暂谪人间,以偿其过;并赠羊权诗一篇及“火浣布”手巾一条、金玉手镯各一枚。她要求羊权勿要泄出她下降之事,否则即获罪咎。她还向羊权宣传了“无事无为”、“清心寡欲”、“恬淡内行(修行)”等道家人生哲理。她又授羊权“尸解”仙药,后隐影化形而去。作品宣扬道家修仙长生的思想,弥漫着浓重的宗教迷信色彩,思想内容鲜有可取之处。然文中描写萼绿华夜降羊家、赠物授诗,也有情致可观。萼绿华是传说中的有名女仙,后世诗词中常吟咏她。 ☚ 周氏冥通记 萼绿华 ☛ 真诰道教论著,南朝梁·陶弘景编录。全书分为运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其辅、翼真检等7篇论述,计20卷。所言皆仙传授受真诀事项,兼及药物、导引、按摩与其他道教修养之术。气功养生的内容相杂其间,颇有独到认识,如谓: “血少脑减,津液秽滞”,“老随气落”,“心悲则面焦”,提倡“服玉液,朝脑精”,“摄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以补脑安神,祛邪治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真诰 真诰道教著作。梁代陶弘景编撰,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晋代扶乩降笔,杨羲、许谧、许翙手书,顾欢撰辑,陶弘景搜集叙次并略加注解;后二卷为陶弘景所述。原为七卷,后人析为十卷,《道藏》本又析为二十卷。前有高似孙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序。全书凡分七篇,篇名皆三字,盖仿《庄子·内篇》: ☚ 登真隐诀 导引养生图 ☛ 真诰 真诰道教典籍。二十卷。南朝梁陶弘景编纂。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曾任诸王侍读,永明十年(492),辞去官职,赴句容的句曲山(茅山)修道,但仍“知时运之变,俯察之心,悯涂炭之苦”(《南史·陶弘景传》),与梁武帝关系密切,时人谓之“山中宰相”。《真诰》为陶弘景的道教编著之一。“真”指仙真,“诰”指口告,“真诰”就是神仙口授,即“真人口授之诰”的意思。据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真诰》系扶乩降笔,陶弘景搜集而叙次之,又略事注解(《附录一:引用传记提要》)。《真诰》共七篇,《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经籍志、艺文志均著录十卷。明《道藏》收入者为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十八为杨羲、许谧和许翽手书,陶弘景作注;卷十九至卷二十为陶弘景所述。 ☚ 陆先生道门科略 养性延命录 ☛ 真诰道教书名。南朝梁陶弘景编集。二十卷。相传为神仙口授,真人诰谕,故名。共七篇:运题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内容多为仙真授受真诀事项,兼及各类修炼方法。对佛教的某些思想有所吸收。 真诰二十卷。南朝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编撰。古人学道求仙,讲究师承门派,又各依经书典籍,强调真言密语,还有的作扶乩降笔,以神化其说,认为不经师传口授,无神灵启示,就难获妙谛。陶弘景编撰《真诰》一书,就是集录晋以前神仙真人授受口诀及叙述道教上清派源流等事,又参杂佛教经旨、封都鬼宫、地狱托生等说,记述神鬼往来、居处职司及其与善恶之人的关系等神话。据今本 《真诰》 卷十九《叙录》所载,全书分 《运象篇》第一、四卷,注文称此篇立辞表意、发咏畅旨、论冥数感对、自相俦会;《甄命授》第二、四卷,注文称此篇诠导行学、诚 (当作诫)历愆怠、兼晓谕分挺、炳发祸福;《协昌期》第三、二卷,注文称此篇述修行条领、服御节度、以会用为宜、随事显法;《稽神枢》第四、四卷,注文称此篇区贯山水、宜叙洞宅、测真仙位业、领治所阙;《阐幽微》第五、二卷,注文称此篇述鬼神宫府、官司氏族、明形式不灭、善恶无遗;《握真辅》第六、二卷,注文称此篇是三君(指杨羲、许谧、许翙)在世所记录及书疏往来,非 《真诰》之例; 《翼真检》第七、二卷,注文称此篇标明真绪、证质玄原,悉隐居 (即陶弘景)所述,非 《真诰》之例。计七篇二十卷,仿纬书之例,篇名都以三字命题。《真诰》卷十九还解其名说:“真诰者,真人口㖟之诰也, 犹如佛经皆言佛说, 而顾玄平 (顾欢)谓为 ‘真迹’,当言真人之手迹也,亦可言真人之所行事迹也。”据此篇所述,知 《真诰原以篇为卷,计七卷,后人析为十卷,今传 《道藏》本和 《四库全书》本都分为二十卷,也是后人所为。其中《道藏》本前有高似孙嘉定十六年 (1223)序,《四库全书》本无此序,但二本内容基本一致。书中广征博引,述道教上清派源流及神话、天神鬼帅、真人仙妃、往来天地人间等;又述上清派道徒授受往还及修炼方术,其要旨以存神为宗,并涉及服气、胎息、诵咒、守真一之气、辟谷、食药、腾飞隐遁、守戒行善,还有针灸、按摩、导引等。书中所载诸术,许多合理因素为后世道家和养生家所采用; 其述及 《真诰》及 《上清经》授受源流、《许氏世谱》等,也都是如今不可多得的道教史料。南朝以后道教受其影响颇深,历代学者也都对此书进行研究和评说。《朱子语类》称 《甄命授》篇是窃佛教 《四十二章经》,至如地狱托生妄诞之说都是窃佛教中至鄙至陋者; 黄伯思 《东观余论》认为是后人所附。《四库提要》依此二说著录其书。余嘉锡作《四库提要辨证》,常引 《真诰》辨证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及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等篇之误。陈国符作《道藏源流考》,称 “《真诰》卷一至十八确为晋人撰述,其注则陶弘景所增,卷十九及二十弘景所述。”其后学者认为此说极是,因而考定《真诰》前十八卷为晋人杨羲、许谧、许翙手书,又经南朝顾欢整理,陶弘景略加注解,并撰述后二卷而成全书,书中虽有晦涩乩语及荒诞之说,但其成书早,内容丰富,实为研究晋与南朝道教史的重要古籍,对于考证道家佚书,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存明 《道藏》本、清 《四库全书》本。 《真诰》zhen gao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陶弘景 (Tao Hongj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