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又名《素问注证发微》。医经类著作。明马莳撰。九卷。莳字玄台(一说字仲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针灸,对《内经》颇有研究。认为秦越人的《难经》是晦经之始;皇甫谧《甲乙经》多出《灵枢》,义未阐明;王冰的《素问》注释,随句解释,逢疑则默;滑伯仁《读素问钞》颇有不尽。故于万历十四年(1586)撰此书,为《素问》全注本之一,并原书八十一篇,合为九卷。卷一至卷四载“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至“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篇”;卷四至卷七载“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至“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卷八至卷九载“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至“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对原著难解词义逐条注释,对研究《素问》有所裨益。所注内容广泛; 但有望文生义之弊。有万历十四年天宝堂刻本、十六年宝命堂刻本,清光绪二年 (1876)刻本。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书名。又名《素问注证发微》。明·马莳注。9卷。刊于1586年。本书是《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内经》原文仍据林亿等校本分为81篇,但卷数则合并为9卷。作者对原文中一些难解的医理、词义逐篇逐节地予以注释和发挥。对于研究和学习《素问》有一定帮助。由于所注内容涉及面广泛,释义或有不够妥贴之处。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即《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见《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huánɡdìnèijīnɡsùwènzhùzhènɡfāwēi即《素问注证发微》。详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