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目送归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目送归鸿

典源出处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释义用法 这是嵇康送他的哥哥嵇喜 (曾举秀才) 从军的诗,共有十八首。这一首想像嵇喜在行军途中领略山水清趣的自得之情:在平原上射鸟,在大河边钓鱼,手弹着五弦琴,眼望着归去的鸿雁。后以此典表现闲适旷达之情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用典形式
【失飞鸿】 宋·陈师道:“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
【挥五弦】 宋·陆游:“今朝会意君知否,目送飞云挥五弦。”元·钱选:“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
【送飞鸟】 宋·陈与义:“胸中万卷已无用,劝公留眼送飞鸟。”
【送飞鸿】 宋·张元干:“送飞鸿五弦寓目,望爽气西山忘言。”
【手挥五弦】 唐·皮日休:“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
【目送飞鸿】 宋·苏轼:“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元 ·萨都拉:“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目送归鸿】 宋·贺铸:“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中散送飞鸿】 宋·陈与义:“不怪参军骑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手挥七弦易】 金·元好问:“谁言手挥七弦易,大笑虎头真绝痴。”
【留眼送归鸿】 宋·陈师道:“宛洛风尘莫回顾,直须留眼送归鸿。”

目送归鸿

 【出典】 《文选》卷二十四三国魏·嵇叔夜(康)《赠秀才入军五首》其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释义】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咏送兄(喜)从军,诗有“目送归鸿”语,表现怡然自得的情趣。后世用作表现志趣自得之典,也用来咏送别。
 【例句】 ①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钱起《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2667)这里用嵇康诗句意,自写置身宴集怡然自得的心情。②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任华《寄李白》2902)这里化用嵇康诗句意,谓李白意趣自得,对豪贵漫不在意。③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顾况《送大理张卿》2956)这里取嵇康诗送行之意,表现对张卿的惜别之情。④鸿飞灭处犹目送,蝶舞闲时梦忽成。(权德舆《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3663)这里用嵇康诗句意,表现礼部尚书欢唱自得的情趣。
目送归鸿

目送归鸿

《文选·稽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后以此典指人闲适旷达,寓情自然。贺铸《六州歌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 目光牛背上   沐猴冠 ☛

目送归鸿

【出处】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释义】 嵇康送其兄嵇喜从军的诗中描写在行军的途中领略大自然情趣的自得之情:纵马山野,垂钓河川,眼望逝去的大雁,手中弹奏着琴弦。后以此典形容寄情自然;也表现送别亲友、客途乡思等。
【例词】 挥五弦 挥弦送雁 目送归鸿 送归鸿 五弦寓目 中散送飞鸿 送鸿
【用例】
〔挥弦送雁〕 宋·魏了翁《念奴娇》:“紞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目送归鸿〕 宋·贺铸《六州歌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送归鸿〕 金·元好问《与冯吕饮秋香亭》:“莫对青山谈世事,且将远目送归鸿。”
〔五弦寓目〕 宋·张元幹《陇头泉》:“送飞鸿,五弦寓目;望爽气,西山忘言。”

目送归鸿mù sònɡ ɡuī hónɡ

❶ 指触景生情,遐想联翩。
❷ 比喻悠远的寓意。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shǒu huī wǔ xián;mù sòng guī hóng

【综】手挥:舞动手指,弹奏。五弦:五弦琴。目送:注目送别。归鸿:返回去的大雁。手指自如地弹奏着五弦琴,注目远送返回去的大雁,手眼并用,俯仰自得。比喻行文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例】
❶ 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❷ 毛泽东的一些诗篇,是在马背上、战火中吟成写就的,我们细细品读,依稀可见作者当年那种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风采和气度。
【辨】复句式成语,通常连用,可颠倒使用。也省作“手挥目送”。

☚ 拾陈蹈故;袭常缀琐   推陈出新;化腐成奇 ☛
000014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