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酱丹
沙汀著长篇小说《淘金记》中的一个主人公。他是四川某地北斗镇的没落绅士,既无田产又无恒业,生活状况是零落可笑的。为了开采筲箕背的金矿,他先与另一恶霸林么长子明争暗斗,后又达成默契,分头偷挖。当金矿所在地的主人何寡母制止了他们的偷挖行为后,白酱丹不仅多次借机敲诈何寡母,而且挑起何家的家族纠纷。最后,他利用当时政府的所谓法令、措施,到县里正式备案,成立利国公司,终于降服了何寡母,完成了开采筲箕背金矿的合法手续。但这时粮价上涨,白酱丹又转而去做粮食囤积的生意。这是一个地痞恶棍的典型。他表面上“斯文迟缓”、“和蔼可亲”,而内心却十分刻毒和狡诈,“吐出的口沫连鱼也毒得死”。他贪婪地攫取私利,又自觉地“维护后方治安”,充当地方黑暗势力的“智囊”。他有敏锐的嗅觉和多变的手段,既善于用伪善的而孔和堂皇的言辞掩盖自己的卑鄙行径,更善于假借政府的法令和政权的力量遂其私欲。这是黑暗腐败的社会滋生出来的毒瘤,又是那个黑暗的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既反映了抗战时期大后方封建势力之间的弱肉强食的争斗,又再现了大后方某个角落里落后、窒息、混乱、腐败的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针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