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諸獄 > 羑里 羑里 yǒulǐ 亦作“牖里”。商代監獄。商紂王嘗囚周文王於羑里城,後因以借稱。《史記·殷本紀》:“紂囚西伯(周文王)於羑里。”張守節正義:“牖一作羑。”《廣雅·釋宫》:“牖,獄犴也。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圄。” 羑里yǒu lǐ〖名词〗 地名。又作“牖里”。在今河南汤阴县北。因羑水流经城北而得名(2)。《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从前西伯被拘禁在羑里,推演《周易》。《报任安书》: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况且西伯是一方诸侯的首领,也被拘禁在羑里。 羑里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商纣囚禁周文王于此。《吕氏春秋·首时》:“文王苦之,有不忘~之丑。” 羑里you有商朝监狱名。原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北。当地有一座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03米,高出地表5米许的台地。台上有十几座房屋,数十株松柏,为当年囚禁西伯姬昌的地方。《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姬昌即周文王)羑里。”羑里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早期国家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