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bái zhù苎麻织成的布。刘禹锡《白鹰》:毛羽斑谰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製品部 > 布帛 > 白紵 白紵 báizhù 細而潔白的夏布。以紵絲織成。《樂府詩集·晉·佚名〈白紵舞歌〉詩序》:“其譽白紵曰:質如輕雲色如銀。”宋·陸游《林亭書事》詩:“吏退林亭夏日長,烏紗白紵自生涼。”參見本類“紵”。 白纻báizhù也作“白苎”。白色苎麻布制成的衣服。唐代士人文吏、庶民百姓春夏之季用作便服。亦可作为舞女的舞服。唐王建《白纻歌》:“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戴叔伦《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宋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旧俗女子之服,白纻黄裳,上自公族贵家,下及民庶妻妾,一概无辨。”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纸写红笺。”陆游《贫病》诗:“行年七十尚携锄,贫悴还如白纻初。”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太平兴国中,李文正公防,尝举故事,请禁品官丝袍、举子白纻,下不得服紫色衣,举人听服皂。”张舜民《画墁录》:“范鼎臣……见予兄服皂衫纱帽,谓曰:汝为举子,安得为此下人之服?当为白纻襕衫,系裹织带也。”陆游《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人都日题字》诗:“乌巾白纻踏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乐有白纻舞,《乐府解题》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元稹诗:‘西施自舞王自管,白纻翻翻鹤翎散。’盖荆扬本吴地,故出纻独精,如今扬之晒白,福建之北蒸,而家园所产亦多,女工手织极精妙也。舞衣若用白练,不亦尤轻细贵重耶?”《聊斋志异·叶生》:“且士得一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纻,乃谓之利市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