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发背方yōng jū fā bèi fāng方剂名。 ❶《本草纲目》人部第52卷妇人月水。 【方源】《千金方》。 【组成、用法】用胡燕窠土、鼠坌土、榆白皮、栝楼根,等分为末,以女人月经衣,水洗取汁和,傅肿上,干则易之。溃者封其周围。五日瘥。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❷《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桐。 【方源】《医林正宗》。 【组成、用法】桐叶醋蒸贴上。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❸《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榆。 【方源】《救急方》。 【组成、用法】榆根白皮切,清水洗,捣极烂,和香油傅之,留头出气。燥则以苦茶频润,不黏更换新者。将愈,以桑叶嚼烂,随大小贴之,口合乃止。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❹《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槐。 【方源】《刘松石保寿堂方》。 【组成、用法】槐花子一大抄,铁杓炒褐色,以好酒一碗汗之。乘热饮酒,一汗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❺《本草纲目》谷部第23卷稷。 【方源】《葛氏方》。 【组成、用法】粢米粉熬黑,以鸡子白和涂练上,剪孔贴之,干则易。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❻《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吴茱萸。 【方源】《外台秘要》。 【组成、用法】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用苦酒调涂帛上,贴之。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❼《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荞麦。 【方源】《直指方》。 【组成、用法】荞麦面、硫黄各二两,为末。井华水和作饼,晒收。每用一饼,磨水傅之。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❽《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半夏。 【方源】《肘后方》。 【组成、用法】半夏末,鸡子白调,涂之。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❾《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胡麻。 【方源】《直指》。 【组成、用法】麻油一斤,银器煎二十沸,和醇醋二碗,分五次,一日服尽。病初发即服此。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❿《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铅。 【方源】《经验方》。 【组成、用法】黑铅一斤,甘草三两微炙。瓶盛酒一斗浸甘草,乃熔铅投酒中,如此九度,去滓。饮酒醉卧。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⓫《本草纲目》草部第19卷菖蒲。 【方源】《孙用和秘宝方》。 【组成、用法】生菖蒲捣贴之,疮干者,为末,水调涂之。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⓬《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苎麻。 【方源】《图经本草》。 【组成、用法】苎根熟捣傅上,日夜数易,肿消则瘥。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初起未成者。 ⓭《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紫花地丁。 【方源】《集效方》。 【组成、用法】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之。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⓮《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豕。 【方源】《梅师方》。 【组成、用法】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绵裹煮羹食之。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⓯《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豕。 【方源】时珍方。 【组成、用法】用獖猪腰子一双,同飞面捣如泥,涂之即愈。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⓰《本草纲目》禽部第48卷鸡。 【方源】《千金方》。 【组成、用法】用毈鸡子一枚,新狗屎如鸡子大,搅匀,微火熬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于肿头上贴之,以帛包抹。时时看视,觉饼热即易,勿令转动及歇气,经一宿定,如日多者,三日贴之,一日一易,至瘥乃止。 【功用主治】痈疽发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