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棉长管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棉长管蚜big cotton aphid偶发性棉、豆类作物的刺吸害虫。又名棉无网长管蚜、大棉蚜。学名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同翅目,蚜科。分布于印度、土耳其、伊拉克、以色列、埃及、阿尔及利亚、苏丹、苏联; 中国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寄主植物有棉、苦豆子、骆驼刺,也可取食圆叶锦葵、黑绿豆、蚕豆、木田菁、豇豆、甘草、草藤眉豆、芽豆和绿豆等。无翅孤雌蚜体长3.7毫米,草绿色,被蜡粉,附肢色淡,仅触角第二至第六节关节处及第六节基部与鞭部相接处、喙顶端、各腿节顶端及跗节、各胫节端部、腹管顶端、尾片尾板及生殖板深色。头部额瘤外倾,触角稍长于身体,第六节鞭部为基部的3~4倍,第三节基部有小圆感觉圈1~3个,腹管很长,约等于触角第四、五两节之和,可达体长之半或1/3,尾片有长毛8~12根(见图)。有翅孤雌蚜触角第三节基部2/3有小圆感觉圈10~20个。
偶发为害严重时,全部棉株受害。为害期最长可达3个月以上。为害盛期正值棉花现蕾开花期,抑制棉花生长发育。以受精卵在骆驼刺上越冬,可以长期在骆驼刺上繁殖而不迁移。5月间发生有翅迁移蚜由越冬寄主向棉花和其他第二寄主陆续迁飞,,6~8月在棉田为害,7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8月中旬后种群数量下降。适宜温度为20~27℃。遇震动落地。高温季节可利用其假死的特点将其震落,遇地烫死;也可利用内吸杀蚜剂涂茎或施于土中防治。在防治其他蕾铃期害虫时,可使用兼治蚜虫的杀虫剂。 棉长管蚜big cotton aphid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又称棉无网长管蚜。昆虫纲,同翅目,蚜科。中国仅发现于新疆和甘肃,为该地重要棉花害虫;亚洲,非洲也有分布。寄主有棉、甘草、骆驼刺。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7 mm,草绿色或淡黄绿色,被蜡粉,额瘤显著,外倾。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3.5mm,体色同有翅胎生雌蚜,腹管远超出尾片末端。新疆地区一年发生多代,秋末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以卵在骆驼刺、甘草上越冬。5月间迁入棉田,6~8月为害最重。足长善爬行,不群集,多在叶背、嫩枝上刺吸为害,叶片被害后呈淡黄色斑点,不卷缩,严重时上部果枝不结蕾铃或小蕾干落。可利用内吸杀蚜剂涂茎或施于土中进行防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