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基因工程
病毒基因工程是以病毒为对象的重组DNA技术。它可能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方向是将编码蛋白质的病毒基因移植到质粒中去,在大肠杆菌中制备诊断用抗原和免疫用疫苗或进行理论性研究。现已成功地将多瘤病毒、SV40、腺病毒、疱疹病毒等的DNA或其片段插入质粒或λ噬菌体DNA,并在大肠杆菌中加以复制,作为纯化和扩增病毒基因的重要手段,称为DNA克隆化。如果在插入的基因前面有适当的启动子使基因能够表达,从原理上就可以利用本法制备抗原或疫苗。这种方法,对于可能致瘤的病毒如EB病毒,或难于培养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等,特别具有实际意义。已成功地将乙型肝炎病毒的DNA片段插入到质粒中,在大肠杆菌中产生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病毒DNA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由此推导出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也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研究病毒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理。第二个方向是探索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可能性,以便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连接到病毒DNA上,转移到人或高等动物细胞中去,其近期目标是为了了解病毒或动物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或生产某些在细菌中不易产生的产物;远期目标是为了探索改造动物遗传性的可能途径,如医学上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目前已有利用SV40载体在猴肾细胞中产生了兔或小鼠的β链珠蛋白的报道。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利用病毒DNA作为哺乳动物基因的载体,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在应用病毒载体来改造动物的遗传性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病毒基因整合时对机体的有害作用,特别是致瘤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在基因整合的同时不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