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肉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肉桂 【概况】: 异名 土肉桂、三条筋、小粘药(《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的茎皮。樟属全世界约250种,中国约46种。 原植物 钝叶桂Cinnamomum bejolghota(BuchHam.)Sweet[C.obtusifolium(Roxb.)Nees],又名钝叶樟(《海南植物志》)。 形态 常绿乔木,高5~25m。 树皮褐色,有香气;枝条粗壮,常对生,小枝圆柱形或钝四棱形,初时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叶柄粗壮,长1~1.5cm;叶片硬革质,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钝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侧脉自叶基0.3~1.5cm处生出,斜升与中脉直达顶端。 圆锥花序著生于枝条上部叶腋,长13~16cm;总花梗长7~11cm。与各级序轴有灰色短柔毛;花被片6,两面被毛,但近顶端无毛;能育雄蕊9,第三轮雄蕊花丝近基部有1对腺体。 浆果状核果椭圆形,长约1.3cm,直径约8mm;果托倒圆锥形,具齿裂。花期3~4月,果期5~7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79页.0340条图)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海拔600~1780m的山谷坡地密林或疏林中。分布于海南、云南南部。 锡金、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及越南也产。 。【生药】:采集 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含多种原花色素与原花色素二聚物及其葡萄糖甙,和酰化黄烷-3-醇-葡萄糖甙(Acylated flavan-3-ol glucoside),它的结构为(+)-儿茶素-5-o-β-D-(2″-o-阿魏酰-6″-o-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甙[(+)-Catechin-5-0-β-D-)(2″-o-feruloyl-6″-o-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CA1986;105∶57891g 【药性】: 性味 辛、甘,温。 ❶ 《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 功效 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消肿接骨。 主治 胃寒腹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肾虚阳痿,经闭,蛇咬伤,外伤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外用:研末调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