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胡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胡椒 【概况】: 异名 牛荆条《分类草药性》,牛筋条、诈死枫、野胡椒、假死柴(《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胡椒(《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山胡椒的果实。山胡椒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40余种。 原植物 山胡椒Lindera glauca(Sieb.et Zucc.)B1.,又名牛筋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 山胡椒始见于《唐本草》,据载:“主心腹中冷破滞,所在有之,似胡椒,颗粒大如黑豆,其色黑。”《纲目》中附于荜澄茄之后。近代《中国树木分类学》及《中国植物志》等的作者均以《唐本草》的山胡椒为本种。另从上记述果实的形状和功效看与本种颇为相似。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3~8m。 树皮灰色或灰白色;小枝有褐色毛,后渐脱落。叶柄长约2mm;叶片厚纸质,冬季枯黄,于第二年新叶发出时始脱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9cm,宽2.5~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被毛;羽状脉,侧脉4~6对。 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长约3mm;花被片6,黄色;能育雄蕊9,第3轮雄蕊花丝基部有1对腺体;花药2室,皆向内瓣裂。果实圆球形,直径约7mm,成熟时黑褐色,有香气;果梗长1~1.5cm。 花期3~4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853页.图1705)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广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但海南、云南等地未见。 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 晒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种子含脂肪油约41. 84%,为干性油。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8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唐本草》:“辛,大热。” 功效 温里散寒,益智开窍。 主治 中风不语,心腹冷痛。 《唐本草》:“主心腹痛,中冷。破滞。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陕西中草药》:“治中风不语:山胡椒干果、黄荆子各3g。共捣碎,开水泡服。” 食疗 江西《草药手册》:“治气喘:山胡椒果实60g,猪肺1付。加黄酒,淡味或加糖炖服。1~2次吃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