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牌河段整治
界牌河段在长江干流城陵矶以下螺山至石码头,长28公里。左岸为湖北省洪湖市,右岸为湖南省临湘市,为顺直分汊河段。因主流摆动,两岸受冲刷,浅滩多变,枯水期常使大型客货轮受阻,影响航运。50~60年代,两岸先后开展崩岸治理,守咀成矶,又在矶头之间采用平顺护岸联接,坍势有所缓和。70年代曾对航道整治进行分析研究并做模型试验,但整治方案未能确定。至80年代初期,浅滩碍航更趋严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界牌航道治理列入“七五”计划,开展综合治理规划研究工作,1989年提出界牌河段防洪护堤、航运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整治方案为:左右两岸新建及加固护岸工程,稳定堤岸;在两侧的上下边滩建丁坝群,集中水流,并守护江心的南门洲头,稳定过渡段主航道,兼顾南门洲左汊洪湖港的运转。1991年经评审通过,批准实施。1994年开工,工期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