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红粉蚧pink sugarcane mealybug吸食甘蔗茎节汁液的蚧虫,又名糖粉蚧。学名Saccha-ricoccus sacchari (Cockerell)。同翅目;粉蚧科。主要分布于印度、美国、墨西哥、非洲及中国的华东、华南和西南蔗区。除甘蔗外,芒草也是寄主植物。雌成虫体呈椭圆形,长4~5毫米。外观臃肿肥大,背部硕厚,高约2毫米。全身薄敷白色蜡粉,但有许多部分裸露,呈棕红色。全身周缘无蜡丝。触角7节(少数个体为8节),具前后背唇裂。在臀瓣上有一对腺堆。第五至七腹节腹板两侧及臀瓣上各有一长刺毛。 在不同地区其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别,菲律宾型进行孤雌胎生,没有或罕有雄成虫出现;夏威夷型繁殖需要雄成虫,有翅或无翅的雄成虫数量约与雌成虫相等。在中国的甘蔗红粉蚧亦进行孤雌生殖,但也见有少数母体产下少量卵粒现象。每雌一生可产若虫300多头,多者400余头。成虫和若虫喜匿居于甘蔗叶鞘覆盖下的蔗节范围,既少受天敌侵犯,又有阴暗、湿润的小环境。剥开叶鞘常可看到数十只或百余只成虫和若虫堆集于甘蔗节部(见图)。吸食蔗茎汁液,直接影响蔗株生长,降低糖分和产量。成虫和若虫排出的蜜露还会招引蚂蚁,诱致烟霉病。完成一个世代约20~30天,秋冬要两个多月才可完成1代。全年约发生8个世代,主要以若虫在蔗梢生长点,蔗根裂隙等处越冬。远程运输带虫蔗种是此虫传播的主要途径。宜选用健壮、无虫的蔗种,或用敌敌畏和敌百虫进行蔗种消毒,也可用石灰水浸泡杀死蔗种中的红粉蚧;经常剥除甘蔗红粉蚧赖以遮蔽保护的枯鞘和败残老叶鞘,促进通风透光,改善甘蔗栽培管理,恶化红粉蚧栖息繁衍的环境条件,可减少其发生为害;在蔗苗栽插前或结合培土时,宜使用克百威颗粒剂撒施蔗苗根侧,并盖上薄土,以延长药效。

甘蔗红粉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