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t·un(ˊ),为u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
❶即河豚;一种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黄色,肉鲜美,但血液等有毒。

上一条: 下一条:

鲀魨tún

鱼,体粗短,口小,生活在海中,少数进入淡水。种类很多,如三刺鲀、鳞鲀等,有些种类的内脏和血液含毒素。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河豚 > 魨
魨  tún

亦作“豚”,亦稱“河魨”、“䲅魚”、“嗔魚”。即河豚。體圓筒形,無鱗或有刺鱗。種類較多,肉味鮮美。《玉篇·魚部》:“魨,魚名。”宋·梅堯臣《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魨魚》:“春州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魨於此時,貴不數魚蝦。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爾雅翼·釋魚》:“䲅,今之河豚,狀如科斗,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文。眼能開能閉,觸物輒嗔,腹張如鞠,浮於水上,一名嗔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河豚》:“[釋名]䲅魚、嗔魚……狀如蝌蚪,大者尺餘。背色青白,有黄縷文,無鱗。”《康熙字典·月部》:“豚,河豚。魚名。與魨同。”

*tun

F783
鲀鱼,一类鱼的统称。身体多呈圆筒形,行动缓慢,生活在海中,有些也进入淡水,如河豚。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很多种类可食用,但内脏和血液含有毒素,需要加以处理。

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

水族 阴族 蛟鼋 蛟螈 蛟螭 蛟虯 蛟蜃 鬐介
水族的统称:鳞物
带甲壳的虫和水生动物:
有鳞和甲壳的水生动物:鳞介 鳞甲
食用的海生动物:海鲜
鱼鳖蜃等水生动物:川禽
部分水栖哺乳动物:豚(河~;海~;土~;虎~;白鳍~) 鯆 鲀 海豹 海象 海马 海狮 海熊 海猪 海狗 河马 腽肭兽
鲸鱼:鲸(蓝~;虎~;抹香~) 鱼王

☚ 动物   两栖动物 ☛

部分鱼名

部分鱼名

比目鱼:魪(两魪) 魬 鲽 鰜 鳎 鲆婢 生介 左介 牛脾 板鱼 屣鱼 偏口鱼 鞋底鱼 菩叶鱼 拖沙鱼 王余鱼 婢屣鱼
河豚:鲀 鲐 鲑 鮠 鲑 鮧(鯸鮧)魺 敷 鮄 鱄 鯆 鰗 鳔 井鱼 馋鱼 拜风 探鱼 鹕夷 乌狼 气包鱼 玳瑁鱼 吹肚鱼 追风使
江豚:魭 鲐 鲑泡 江猪(拜江猪)
鲇鱼:鮧 鮀 鰋
鲨鱼:鲨 鲛
墨鱼:

☚ 各种状况的鱼   常见的鱼 ☛

鲀puffers

又称河豚。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Te-traodontidae)鱼类的通称。长约30~80 cm。体粗短,亚圆筒形;或延长,侧扁。上下颌牙愈合成4个喙状牙板,有中央缝。每侧有2个或1个鼻孔,2个鼻孔者鼻瓣呈卵圆形突起;1个鼻孔者,鼻瓣呈叶状突起,或呈分叉触手状,或无鼻瓣。体光滑无鳞,或有小刺。背鳍1个,与臀鳍相对,同形。无腹鳍。暖水性或温水性海洋鱼类,栖息于近海底层或河口咸淡水区,也有生活于珊瑚丛中;少数溯河进入淡水,如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每年春末夏初进入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甚至溯达宜昌等地产卵。主食虾、蟹、贝类及幼鱼;进入淡水者还食螺类、水生昆虫、鱼苗等。食道构造特殊,遇敌害能吸入水或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以自卫。多数种类春季由外海游向沿岸产卵;冬季移向外海。世界鲀类有16属110余种,广泛分布于三大洋温带和热带海区;中国有11属37种,沿海均产。以东方鲀属(Takifugu)、叉鼻鲀属(Arothron)、兔鲀属(Lagocephalus)、圆鲀属(Sphoeroides)、鲀属(Tetraodon)和扁背鲀属(Canthigaster)较常见。中国常见种类有红鳍东方鲀(T.rubripes),假睛东方鲀(T. pseudommus),紫色东方鲀(T.porphyreus)和暗纹东方鲀。在日本视前3种东方鲀为珍品,加工成鲜鱼片生食,味极美,但价格昂贵。中国沿海鲀资源丰富,由于大多数鲀类具河豚毒素,严禁上市销售。

红鳍东方鲀

鲀(魨)tún

 (河豚) globefish; balloonfish; puffer

鲀(魨)tún

12画 鱼部 鱼的一个目。体圆,口小,腮孔小。生活在海中,少数进入内河。常见的是河豚。血液、内脏含剧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