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瑞鹧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瑞鹧鸪 瑞鹧鸪词牌名。一名《五拍》、《舞春风》、《鹧鸪词》。本为七言律诗,因唐人谱为歌词,遂用作词调。双调五十六字, 上阕三平韵,下阕两平韵。另有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体,平韵,宋人所增。 ☚ 夜行船 鹧鸪天 ☛ 瑞鹧鸪 瑞鹧鸪又名《舞春风》、《桃花落》、《鹧鸪词》、《拾菜娘》、《天下乐》、《太平乐》、《五拍》、《十报恩》。始见五代冯延巳《阳春集》,作《舞春风》。《宋史·乐志》入中吕调(夹钟羽)。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云:“唐初歌词,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今所存止《瑞鹧鸪》、《小秦王》二阕,是七言八句诗,并七言绝句诗而已。《瑞鹧鸪》犹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则此调本五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任二北谓此说误,《舞春风》为唐声诗曲调名,《瑞鹧鸪》则为宋词调,宋人无“一名《舞春风》”之说,其别名与《舞春风》更无涉。两者格调虽同,声情则未必相同。(见《唐声诗》下编)《词律》卷八列宋侯寘等三体。《词谱》卷一二列冯延巳“才罢严妆怨晓风”(据宋陈世修辑《阳春集》应作“严妆才罢怨春风”)一首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首二句次字均以平起,宋初诸家杂言《瑞鹧鸪》与之同,可见齐言、杂言间递嬗之迹。又列别体五种,其中贺铸“月痕依约到西厢”仍为齐言体;柳永“三吴嘉景占风流”一体,《乐章集》入般涉调(黄钟羽),双调,六十四字,上片第三句、下片摊破成四字、五字两句,下片第二句减一字成六字句,第三句摊破成六字、八字两句,并多押一韵,显系变化齐言体而自度新声;另列柳永“宝髻瑶簪”一体,《乐章集》入南吕宫(林钟宫),双调,八十八字,上、下片各九句五平韵,字句与前两体截然不同,应是同名异调。 ☚ 瑞鹤仙 瑞云浓慢 ☛ 瑞鹧鸪湖上上元 城中火树落金钱,城外湖波起碧烟。〔2〕夜夜夜深歌《子夜》〔3〕,年年年节度丁年〔4〕。 玻璃一段湖称圣〔5〕,琥珀千钟酒号贤〔6〕。自分懒追儿女队,玉梅花下拾花钿。〔7〕 〔1〕词题中的“湖”指西湖,“上元”指上元节,即俗称元宵节。这首词写西湖上元夜的景象。写西湖的诗词多,写上元节的诗词也多,作者写西湖的上元夜,颇有特色,为世称道。“瑞鹧鸪”,词牌,由两个近体七绝合成,三联对仗。卓人月(约公元1644年前后在世),字珂月,浙江仁和人。明贡生,未仕。工词曲,著有《古今词统》一书传世。《明词综》引王士祯云:“卓珂月自负逸才,《词统》一书,搜采鉴别,大有廓清之力。乃其自运,去宋人门庑尚远。”他的创作有《寤歌词》及杂剧《花舫缘》。 〔2〕“城中”二句:火树,形容元夜灯火之多。辛弃疾《青玉案》词:“东风夜放花千树”。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钱,意为放的焰火像金钱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碧烟,青色的烟雾。韦应物诗《贵游行》:“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苏轼诗《夜烧松明火》:“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3〕《子夜》:曲名。《宋书·乐志》:“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歌,谓之子夜四时歌。 〔4〕丁年:成人年龄,古时男子二十而冠为成丁,举行冠礼,后又谓成丁礼,经过一定的仪式表示已成为成人,开始享受有关的权利和履行相关的义务。 年年年节度丁年,是说年年都有少年人成长为丁在节日举行庆祝。 〔5〕玻璃:指湖水清澈。 湖称圣:西湖又称明圣湖。 〔6〕琥珀:这里形容酒的颜色。 号贤:意为能饮者称为贤。 〔7〕“自分”二句:自分,自我估量。花钿,妇女头饰的金花。二句意为惦量自己的年龄懒得与儿女辈在一起追逐游戏,便在玉梅花下拾她们掉下来的花钿。 这首词以上元节夜晚杭州城内的景象和城外西湖优美的湖光起调,描绘了富裕、幸福、欢乐的居民生活。词的结构是两个内容连接的七绝,前三联对仗极为工稳,比喻贴切,选择典型细节,把杭州城火树银花、湖光波影与徹夜的行乐歌、尽欢的酒宴以及家居游戏,生动地展现出来。 《明词综》引王言远评卓氏词的特点是“有意出新,独辟生画,但于宋人蕴藉处,不无快意欲尽之病。”缺乏思想内涵,确是其不足之处。 瑞鹧鸪 瑞鹧鸪词牌名。又名鹧鸪词、舞春风、桃花落、拾菜娘、天下乐、太平乐、五拍、吹柳絮、报师恩。双调。《钦定词谱》: “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始见于南唐冯延巳词。 ☚ 虞美人 玉楼春 ☛ 瑞鹧鸪 瑞鹧鸪词牌名。又名《鹧鸪词》、《舞春风》、《桃花落》、《拾菜娘》、《天下乐》、《太平乐》、《五拍》、《吹柳絮》、《报师恩》。双调。《钦定词谱》:“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始见于南唐冯延已词。 ☚ 虞美人 玉楼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