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瑞鹤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瑞鹤仙 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一百零二字,上阕七仄韵,下阕六仄韵。又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入正宫引子,北曲入仙吕调只曲。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上阕同。 ☚ 水龙吟 齐天乐 ☛ 瑞鹤仙 瑞鹤仙又名《一捻红》。始见宋周邦彦《清真集》,入高平调(林钟羽)。《词律》卷一七列宋毛开等四体。《词谱》卷三一列周邦彦“悄郊园带郭”一首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七仄韵,下片十一句六仄韵。又列别体十五种,其中史达祖一体(杏烟娇湿鬓),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句七仄韵,下片十二句六仄韵,与周词异。南宋诸家多依此体。又列元张肎《梦庵词集》“盈盈罗袜”一体,入黄钟商,九十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九句四仄韵,句读与诸家迥别。另有仿楚辞体、独木桥体、减字、添字诸体。 ☚ 瑞龙吟 瑞鹧鸪 ☛ 瑞鹤仙山河同敝屣,羡废子传贤,陶唐妙理。禹汤无算计,把乾坤重担,儿孙挑起。千祀万祀,淘多少英雄闲气。到如今、故纸纷纷,何恨秦头汉尾。 休倚,几家宦寺,几遍藩王,几回戚里。东扶西圯,偏重处,成乖戾。待他年一片、宫墙瓦砾,荷叶乱翻秋水。剩野人、破舫斜阳,闲收菰米。 郑板桥《词钞·自序》:“少年游冶学秦、柳,中年感慨学辛、苏,老年淡忘学刘、蒋,皆与时推移而不自知者。”这首词为板桥学苏、辛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沈德潜《说诗晬语》云:“起手贵突兀。”此词“山河同敝屣”一句崚嶒而起,令人惊绝。这里的山河指对山河的统治权。视统治权如破鞋,语出《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一句。接着作者采用对比手法,旗帜鲜明地赞美尧、舜“废子传贤”,实行禅让,具有妙理;而禹、汤实行世袭制,把统治权传给儿孙为无算计。随着社会的发展,禹、汤实行传子制度,具有进步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板桥否定这种制度,同样具有进步意义。“千祀万祀”指千年万载。在板桥看来,千百年来正是由于实行了世袭制,才导致无数英雄进行争夺统治权的血腥斗争,但是妙在作者把这种斗争轻描淡写地说成是淘气,而且是淘闲气,这就对其作了辛辣的讽刺和彻底的否定。板桥《满江红·金陵怀古》:“英雄只向棋盘闹,问几家输局几家赢,都秋草。”可以作这几句词的注脚。“秦头”指七国兼并,“汉尾”指三国纷争,上片结束两句是说,到如今所流传的各色各样的历史书都不过是争权夺利的记录而已。 换头“休倚”二字承上启下。郑板桥《道情》有云:“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一个个封建王朝都走马灯式的变成了陈迹、废尘,迅速地消失了,这些王朝,有的是倚靠宦官,有的是倚靠藩王,有的是依靠戚里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但历史的规律总是事与愿违,东扶而西倒,所偏重倚靠的,又总造成相反的结果。稍有偏重便矛盾四起,闹得不可开交。此词妙在以景语作结。作者仅寥寥数笔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衰败、凄凉、寂寞的画面,从而显示了这位著名画家的当行本色。从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事的变迁: 昔日的帝王随着宫墙的倒塌消逝了,如今画面中的人物已换成了乡野村夫; 昔日供帝王观赏的荷花池已无人管理,如今村夫正无所顾忌地在池边收获着菰米。显然这段景物描写既使全词结构富于变化,又融情理于形象,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尚需注意的还有“他年”二字,从中可见此词的主题不仅是作者对历史的体会,更主要的是对现实的感受。 陈廷焯《词则·放歌集》有云:“板桥词最为直接痛快,魄力自不可及。”于此词可见一斑,然议论稍多,也为憾事。 瑞鹤仙 瘴风宽蕙带。又瘦影扶筇,楚香间采。登临感清 快。对层云曳缟,乱峰横黛。搴裳步隘,正雨过、 湍奔石濑。战松林、万翠鸣秋,并作怒涛澎湃。 凝睐,阴晴弄暝,愁近黄昏,蜃华催改。明霞照 海,渲异艳,远天外。伫丹轮半亸,迅颓羲驭, 哀入骠姚壮采。渺予怀,此意苍凉,更谁暗解?
吕碧城中年去国,卜居瑞士雪山 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遂经美洲 归香港。序中所言雪山日出词作于异 域,及咏海日将沉,则在香港之炎峤 矣。仓皇避乱,其心境自非往昔间居 事佛之时。虽日落奇彩,悦目赏心, 亦驱遣不散诗人心头的悲凉意绪,徒 增感喟耳。此作浑阔苍凉,气象卓 绝,出于巾帼词手,益见难得。 “瘴风宽蕙带”,迎面吹来阵阵 挟着湿气的海风,蕙草在风中俯仰, 舒卷,飘举,有如衣带之轻展。瘴 风,本为南方容易让人染病的湿热之 气,这里借指海滨湿潮之气。蕙草如 带,是远观所见。接下来二句也是拉 开距离反观自身: “又瘦影扶筇,楚 香间采。”筇,竹杖。“瘦影扶筇”, 一幅剪影。形单影只,不免孤独,词 人却自有雅韵: 一路攀登,一路采撷 奇花异草。《楚骚》中多咏香草之 语,所咏有江蓠、辟芷、秋兰、揭车 等。是故诗人取楚香之名。“又” 者,重来也。“登临感清快”句,点 明“登临”意趣,暗中转笔,由人及 景,振起下文。“对”字直捷将景物 拉到眼前: “层云曳缟,乱峰横黛。” 看吧,山间白云迭起,若素缟飘舞; 险峰丛立,呈现一片青黛。有色彩, 有动态,纷然杂陈,历历如见。词之 行文,以作者(在古典诗词中,抒情主 人公往往即是作者自己)的行迹为线 索。至此,又以“搴裳”二字照应。 这二字取自《诗经》成语,谓提起裙 衣。步隘,行于仄径险路。“正”字 一提,又接景语。山雨刚过,涧中水 流湍急,漫上滩头。“湍奔石濑”有 前人“清泉石上流” (王维)诗境。 再看远处,一片青翠,这是山石草树 辉映之色。“鸣秋”,不仅是草树的 摇落,且有风儿的吹拂,鸟儿的鸣 叫,等。这种种声音,全都融汇在万 顷松涛的怒吼中,滚滚滔滔,震天动 地。 下片以“凝睐”过拍,将上下片 连作一气。山里乍阴乍晴,变幻之 间,天色向晚。薄暮给诗人带来的是 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到光阴易逝,美 好年华不过是一场海蜃。“催改”, 紧迫之极。虽然时近黄昏,毕竟是 “夕阳无限好”,何况是在海滨呢? 且看: “明霞照海,渲异艳,远天外。” 天上的云霞,水中的光影,交映出迷 人的异彩,向天边照射。这奇幻的景 致,启发了诗人的联想。于是笔下出 现了神话境界: “伫丹轮半亸,迅颓 羲驭,哀入骠姚壮采。”羲和驾着太 阳车奔驰,忽然失落了半边车轮,终于 这位勇敢的驭手跌入海中,多么威武 而悲壮的一幕! 以丹轮喻太阳在古代 诗词中并不少见,此词之妙在于和下 面几句一起构成生动的神话活剧。读 者不难看到,作者抓住了海日沉落所 具有的象征意义,突出了“壮” 与 “悲”的交融、统一。 是落日感染了词人,还是词人感 染了落日?词篇抹上一层悲慨的颜 色。歇拍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渺 予怀,此意苍凉,更谁暗解?”愁肠 百结,无人会意,以问句出之,愈见 沉痛。“苍凉”二字,正可概括本词 主旨。此作除气象浑阔而外,拈用 “楚香”、“搴裳”诸典,全不费力, 尤其妙用羲驭神话,皆可显示作品典 雅的特色,读来只觉清气扑面,一洗 尘俗。 瑞鹤仙 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宋王明清《玉照新志》, “(周邦彦)梦中作《瑞鹤仙》一阕,既觉,犹能全记,了不详其所谓也。”始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 水龙吟 齐天乐 ☛ 瑞鹤仙 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宋·王明清《玉照新志》:“ (周邦彦) 梦中作《瑞鹤仙》一阙,既觉,犹能全记,了不详其所谓也。”始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 水龙吟 齐天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