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球茎甘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球茎甘蓝kohlrabi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肉质茎的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 caulorapa DC.,别名苤蓝、擘蓝、玉蔓菁等。染色体数2n=2x=18。肉质茎脆嫩,每100克产品含水分91~94克、碳水化合物2.8~5.2克、粗蛋白1.4~2.1克、维生素C34~64毫克。可鲜食、熟食或腌制。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着生短缩茎上。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生长一定叶从后,短缩茎膨大,形成肉质茎,圆或扁圆形,肉质、皮色绿或绿白色,少数品种紫色。球茎甘蓝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过春化,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花器官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与结球甘蓝同。
球茎甘蓝按球茎皮色分绿、绿白、紫色三个类型。按生长期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类型。早熟品种植株矮小,叶片少而小,定植后50~60天收获,代表品种有北京早白、天津小缨子等。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多而大,定植到收获需80~100天一代表品种有笨苤蓝、大同松根、云南长擘蓝等。


球茎甘蓝


球茎甘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
中国北方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高寒地区,多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温床育苗,播种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5~7片叶时定植。球茎甘蓝叶丛较小,可合理密植 早熟品种株行距25~30厘米,中、晚熟品种40~50厘米定植后浇水,中耕,适当蹲苗。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和均匀浇水。浇水不匀,易使肉质茎开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时,停止浇水。肉质茎充分膨大后收获,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种。在中国南方,种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于采种田 。与甘蓝类作物采种地隔离1 000米以上。主要病虫害有软腐病、黑腐病、菜粉蝶、蚜虫等。防治方法与结球甘蓝、大白菜同。

球茎甘蓝kohlrabi

Brassica oleracea L.var.caulorapa DC.,又称苤蓝、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肥大的肉质茎的变种。二年生草本。原产北欧沿海一带,欧洲栽培较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分布于全国各地。叶形椭圆、倒卵圆形,叶色绿、深绿或暗紫红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短缩茎膨大后形成坚实的球茎,扁圆或球形,外皮有浅绿、绿或紫红3种。2n=2x=18。喜冷凉气候,要求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生育和结球适温为15~20℃,宜排水良好、pH5.5~6.5、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球茎肉质脆嫩,可生食、熟食或腌渍。

球茎甘蓝

球茎甘蓝

见“擘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