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玻璃体疾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玻璃体疾病

玻璃体疾病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凝胶状组织,作为一个主要的屈光中间质,它占据着晶体后约5/6的眼球容积。
从胚胎发育过程来看,整个玻璃体的形成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最先在视杯和晶体泡之间生成,而后形成玻璃样动脉及其分枝的玻璃体,称之为初发玻璃体;随后,围绕着初发玻璃体,形成无血管的玻璃体,称为次发玻璃体。这时,初发玻璃体逐渐退缩而变为玻璃样管; 另一部分玻璃体纤维起源于睫状体的神经上皮,形成晶体悬韧带,称为第三玻璃体。
玻璃体中99%是水份,其余则为胶原组织和玻璃样酸。没有血管或细胞。玻璃体外表面的胶原组织凝缩,形成一层玻璃体膜,该膜和视网膜的内界膜不易分离。
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的大部分均为松松附着,仅二处有紧密粘连:一为视神经乳头周围;另一为锯齿缘至睫状体扁平部的移行带区,后者又称为玻璃体基部。
玻璃体的正常代谢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组织——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等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样,玻璃体的疾病,也大多是在周围组织病变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往往是被动性的。
玻璃体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混浊,液化及纤维组织的形成和收缩,而三者常常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互为因果的。
无论何种不透明体通过何种方式进入到玻璃体内后,都可导致玻璃体混浊,轻者产生飞蚊症,重者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炎症渗出物,出血后的血球或其分解产物,色素颗粒,外界异物,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导致玻璃体混浊的原因。炎症、出血、外伤、眼内异物潴留以及老年因素,都可使玻璃体发生变性,水分析出,使它从原来的胶凝状态,变得稀薄而易于流动,其中的胶原成分凝缩,飘荡不定,使患者长年累月地感到眼前有黑点或条索状阴影飞舞,构成玻璃体液化的典型症状。玻璃体内纤维膜组织的形成,通常也是炎症、出血,外伤和玻璃体液化的结果,邻近组织的纤维母细胞通过手术切口或外伤伤口进入玻璃体内,更加速了纤维性膜的形成过程,并赋于这些膜组织以收缩牵引的力量,后者是引起视网膜裂孔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玻璃体内没有独立的血液循环。要使足够浓度的药物进入到玻璃体内而起到治疗作用,往往十分困难。因而对玻璃体内炎症、出血等疾病的治疗,常不易收到满意效果,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玻璃体腔内施行手术,被认为是禁忌和不可能的。自从玻璃体注吸切割器问世并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应用以后,许多以前不能治疗的玻璃体疾病,有了新的治愈希望。目前,玻璃体注吸切割器,在治疗玻璃体积血,某些玻璃体内感染及条索牵引,复杂性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中,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以确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玻璃体疾病的治疗,必将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 晶体手术   先天性玻璃体异常 ☛
000123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