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现代中国对外贸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现代中国对外贸易

022 现代中国对外贸易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继清政府与北洋军阀之后,国民党政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阶级,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垄断着中国的对外贸易。他们掌握着十几个大型的、垄断性的贸易公司,通过各种贸易公司,控制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并以推销洋货为最高宗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全部对外贸易为美国独占。美国的粮食、棉花、布匹、甚至丝绸、酒、牛奶、水果、高级化妆品等大量涌入我国市场。1947年我国进口货物中,美货占57%以上,机器设备仅占7%; 1949年美货泛滥成灾,中国市场成了美国“工业的世界”。洋货长期充斥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到1946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82950万美元。出口总额为17870万美元,进口总额为65080万美元,当年贸易逆差达47210万美元。而且整个国民党统治期间,对外贸易一直是入超,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帝国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市场; 是帝国主义者及其代理人压榨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对外贸易的殖民地性质。收回长期被帝国主义霸占的旧海关,建设独立自主的新海关;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进出口企业; 建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实行国家统制;颁布对外贸易暂时管理办法;相继建立国营专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1956年私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从此,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体制全面确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一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1988年贸易总额与1946年相比,增长了100多倍;与1950年相比增长近70倍,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1.8%。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发展的具体情况,经历如下几个阶段。(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外汇支付能力,以国营为主,有计划地组织进口和出口。(2)“一五计划”期间。实现了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由于生产发展迅速,为对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贸易额逐年增长。到1957年贸易出现顺差,扭转了我国75年来贸易一直入超的局面。贸易地区也逐渐扩大,到1957年我国已同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3)“二五计划”期间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加上国际间某些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出现了第一次严重下降。1963年后,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工农业生产出现好转,对外贸易有了较大恢复。(4)“三五、四五计划”期间。由于受林彪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对外贸易出现了第二次大幅度下降。自1967年连续五年下降、徘徊。1972年开始恢复。到1976年我国已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关系。“四人帮”垮台后,对外贸易出现了新局面。(5)十年改革时期。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对外贸易得到新的发展。在80年代面临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仍有大幅度增长。出口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41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6.8%,超过美、苏、印、巴西等国的出口发展速度。198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而且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利用外资也取得较大进展,引进技术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有新的进展。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比重逐步降低,工业制成品逐步增加。机电产品出口从无到有。1985年农副产品出口比重由1953年的55.7%下降到17.5%;轻纺工业品由26.9%上升到39.7%; 重化产品从17.4%增长到42.8%。目前,同我国建立和发展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9个。

☚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   香港贸易 ☛
000009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