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霸之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霸之辩

209 王霸之辩

古代伦理思想史上关于 “王”、“霸”两种统治方法的辩争。王霸的区分,始于孟子。他主张尊王道、贱霸道,“以身假仁者霸,以德行者王”(《孟子·公孙丑》上)。战国时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为霸道。荀子认为“王者富民,霸者富土”,“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荀子·王制》),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法家都实行霸道,反对王道。韩非子认为威势可以防暴;厚德不足以止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提出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的伦理观。自秦汉以来的统治者,多主张王霸并用,恩威兼施。但王霸之辩仍时起时伏,汉宣帝认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法教,用周政乎?” ( 《汉书·元帝纪》)。程颢认为“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 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论王霸札子》)。南宋出现以朱熹和陈亮为代表的一次王霸辩争高潮。朱熹认为夏商周三代是“天理流行”的王道政治时代,三代以后便是“人欲横流”的霸道政治时代,主张尽天理,灭人欲,重整王道政治。陈亮认为古今异道,不尽可以为法,汉唐于三代无异,提出 “王霸并用,义利双行” 的功利主义。

☚ 义利之辩   理欲之辩 ☛

王霸之辩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统治方略的争论。战国时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的方略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的方略为霸道。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认为“以德行仁者王”。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认为既要重王道,又不要弃霸道。汉以后学者多主张王霸并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