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襞1511—1587中国明代学者,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宗顺,号东崖,泰州(今属江苏)人。王艮之子。少师事王畿和钱德洪。后随父讲学淮南,父殁后遂承父业,来往各郡,主其教事。伦理思想上,继承王守仁良知说,强调“良知之灵,本然之体也。纯粹至精,杂纤毫意见不得。”(《东崖语录》)认为至善的道德本性“人人本有,不假外求”,人之道德行为皆出自良心本性的自然命令。由此而提出道德修养亦是内省而非外求,“吾性分之无容学者也”。同时坚持良知、道德与日常生活相一致,主张在日用流行中体会至善要道。“穿衣吃饭,接人待物……自有个入处”,“饥食渴饮,夏葛冬裘,至道无余蕴矣”。亦承王艮“尊身”之说,力主“明哲保身”、 “安身立本”。著作有《王东崖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