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姚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姚襄?—357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姚弋仲之子。永宁元年(350年)后赵石祗继帝位,襄随父归附祗,任骠骑将军、护乌桓校尉、豫州刺史,并奉父命援祗攻冉闵。东晋永和八年(352年)父死,率领部众归顺东晋,任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即丘县公,驻于谯城(今河南夏邑北)。扬州刺史殷浩因妒恨而多次袭击襄,皆为襄所败。襄乃叛晋,屯兵盱眙,招抚流民,众至七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继据许昌(今河南许昌西南),为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所败。后欲夺取关中,遂进屯杏城。升平元年(357年)与前秦苻坚、邓羌等战于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兵败被杀。 姚襄339—357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西)人。烧当羌族。字景国。羌人首领姚弋仲之子。初随父东徙附后赵。后赵亡, 臣东晋,受封并州刺史,即丘县公。东晋永和八年(352)弋仲死,率余众西入关中,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翌年叛东晋, 屯盱眙。于淮南一带招掠流民七万余, 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分置守宰,劝课农桑,蓄积实力, 以图夺关中自立。后移屯许昌。旋受东晋桓温军所击,退至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重集各族流民五万余户,图据关中。东晋升平元年(357)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为前秦苻坚所率羌军击杀。 姚襄331~357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人,姚弋仲子。晋永和八年(352年),弋仲死,他率部众西入关中,为苻生所败,又归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次年叛晋,袭破晋殷浩军,屯盱眙,招纳流人,众至7万人, 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后移屯许昌(今河南许昌西南),从洛阳西入关中。升平元年(357年),在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为前秦苻坚所败,被杀。 姚襄331—357十六时期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姚弋仲第五子。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为士众所敬爱,受父命掌兵。后赵石祗即位,拜骠骑将军,护乌丸校尉、豫州刺史,新昌公。后赵亡,随父降晋,拜平北将军、并州刺史。晋永和八年(352),父卒,秘不发丧,率户6万南破阳平、元城、发干,屯于碻磝津,封设官职。晋迁其于谯城(侨治郡,安徽巢湖东)。以晋扬州刺史殷浩屡次来攻,击败之。乘胜济淮,屯于盱眙,招掠流人,众至7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将佐部众皆北人,劝其北还,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经许昌北上攻洛阳,不克。后为晋将桓温攻伐,兵败伊水北,率部迁居北屈(山西吉县北),转徙杏城(今陕西黄陵县内),欲图关中。使从兄姚兰略地鄜城(今陕西富县),兄姚益招北地戎夏,从者5万余户。升平元年(357),与前秦苻坚及其将邓羌战于三原,失败,为坚所杀。弟姚苌建后秦,追谥魏武王。 姚襄331—357十六国时期北方羌族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字景国,羌族。姚弋仲五子,永和八年(352)父死继位羌族首领,率众两入关中,为前秦苻坚所败,归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部),次年叛晋,破晋殷浩兵,屯于盱眙(今安徽盱眙县东北),招纳流人众至十万,称大将军,大单于。从洛阳西入关中。升平元年(357)在三原 (今陕西三原东北)被前秦苻坚所败杀之。 姚襄331—357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姚弋仲子。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弋仲死,他率部众西入关中,为苻生所败,又归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次年叛晋,袭破晋殷浩军,屯盱眙,招纳流人,众至七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后移屯许昌(今河南许昌西南),从洛阳西入关中。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在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为前秦苻坚所败,被杀。 姚襄?—357十六国时期后秦奠基者。字景国。南安赤亭(甘肃陇西东南)人。羌族。姚弋仲子。善清谈,畅晓军事。初为后赵骠骑将军。351年率部在襄国(河北邢台)全歼冉魏主力,冉闵只身潜归邺城(河北临漳)。遵父遗言为东晋平北将军、并州刺史、驻谯城(河南夏邑北)。352年,受东晋扬州刺史殷浩袭击而背晋,败浩军, 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占据许昌,进围洛阳,为桓温所败。率部欲图关中,兵败三原(今属陕西),为前秦苻坚所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