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荟行草书疖肿帖
东晋。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王荟,生卒年不详。东晋琅琊临沂人。字敬文,东晋司徒王导第六子,历官会稽内史、镇军将军。善行书,传世书迹有《疖肿帖》。《晋书》卷六十五有传。据史载,逸少与从弟洽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洽为荟兄,荟书得力于羲之、乃兄,仅从留下的20来字可见其独道之处,佼佼别于诸王。梁瘐肩吾《书品》说王荟书法:“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疖肿帖》释文如下:“荟顿首□□□□为念吾疖肿□□甚无赖力不□□顿首”。《疖肿帖》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三帖,是王荟留下的仅有的便笺遗墨。通篇挥洒自如,笔峰挺拔刚健,神韵清和秀雅,字里行间,透射出凝重飘逸、跌宕秀美的风姿,把楷书和草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婉转流畅,和谐统一。打破了横平竖直、笔笔中锋的体势,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不失为晋人留下的瑰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