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 介词 一、介绍动作施行的工具、凭借、身份、数量等。 义即“用”、“凭借”。 (《世说新语·方正》)——进人:任用人。退人:辞退人。 ❸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如:到。以刑徒阴见:以囚徒的身分私下会见。 (《东坡全集·教战守策》)——所以:用来……的钱财。 二、介绍动作施行涉及的对象或有关方面。 义即“把”、“同”。。 ❶ 伯楚以吕却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❷ 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史记·留侯世家》)——以此属:同这些人。 三、介绍动作施行的原因。义即“因”、“因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丧:丧事。之:指代郑简公与子产。 ❷ 刘公干以失敬罹罪。(《世说新语·言语》)——罹(lí):遭受。 (《柳河东集·捕蛇者说》)——徙:迁居。 四、介绍动作施行的时间或处所。义即“于”、“在”、“从”。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汉书·苏武传》)❸ 卫洗马以永嘉六年丧,谢鲲哭之,感动路人。(《世说新语·伤逝》)❹ 敌以东方来。(《墨子·迎敌祠》)——以:从。 五、“以”的宾语可在“以”前;宾语为疑问代词或指示代词“是”,常置于“以”前。 ❷ 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人云粟,一人云豆。(《南齐书·傅琰传》)——食(sì):喂。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六、“以”的宾语,有时不出现。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民以殷盛:百姓因此而富足。 连词 一、连接两个并列成分。义即“又”。 ❷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集·赠徐干》)——圆景(yǐng):月亮。粲以繁:明亮而繁密。 二、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义即“来”、“以便”。 (《韩非子·五蠹》)❷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世说新语·伤逝》)——王:王粲,字仲宣。 好(hào):爱好。送:送葬。 ❸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属(zhǔ):嘱托。 记之:记下重修岳阳楼的事。 三、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结果。义即“使得”、“以致”。 (《吕氏春秋·审己》)——罹(lí):遭遇。 (《汉书·息夫躬传》)——师:军队。 四、连接前后两项,两项间为因果关系。 义即“因为”。 ❶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贰于楚:有贰心而勾结楚国。 (《柳河东集·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清:冷清。 五、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 (《汉书·食货志上》)——淫侈:靡费奢侈。 大贼:大害。 (《韩昌黎文集·原毁》)——早夜:日夜。不如舜者:跟舜不一样的品行。 六、用在“上”、“下”、“来”、“往”等词前,表示范围或时间。 上:高深的学问。 (《汉书·王莽传》)——自今以来:从今以后。 ❹ 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世说新语·赏誉》)——谁比:相当于谁。 指示代词 一、表示近指。义即“这”。 二、用在介词“于”后作宾语,询问处所。 义即“哪里”。 (《诗经·召南·采苹》)——苹(píng):多年生水草。涧:山间流水的沟。 滨:边。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程度之甚。义即“太”。 ❶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句义:三个月没有君主聘用便得去安慰,不是太急了些吗?❷ 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史记·伍子胥列传》)——其以甚乎: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二、表示动作已经实施或情况已经出现。义即“已经”。 (《柳河东集·封建论》)——秦制:秦朝的政治体制。 三、表示仅限。 义即“只”、“仅”。 ❷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四》)——寡有:缺少。 以义耳:只有义而已。 助词 一、分别用于两词前,表示两种动作或情状同时出现。 ❶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诗经·邶风·谷风》)——谷风:东风。 以阴以雨:天阴而又下雨。 (《昌黎先生集·贺册尊号表》) 二、用于某些动词后,补足音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