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尽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尽美1898—1925山东菖县(今属诸城县)人 王尽美
王尽美
王尽美 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人。原名瑞俊,字灼斋。五四运动期间,在济南组织励新学会,积极领导爱国学生运动。1920年9月,在济南发起成立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末或次年初成立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初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6月回国,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领导了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秦皇岛开滦码头工人大罢工和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1923年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全国铁路总工会干事。1925年8月17日在青岛病逝。 王尽美中国革命家。山东莒县人。1898年6月14日生。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被选为山东大中专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冬与邓恩铭等创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会后任中共济南中央直属支部书记。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1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主任。同年7月参加中共二大,留中国劳动组合部工作,为书记处负责人之一。1923年春回山东,先后任中共济南地委书记、山东地委书记。1924年1月出席国民党一大,任国民会议宣传员和特派员。1925年8月19日病逝。 王尽美1898—1925一作“王烬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原名瑞俊,字灼斋,山东莒县人。1920年在济南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又组织共产党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1922年1月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参加了党的二大。会后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并被派到山海关一带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调回山东负责党的工作。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病逝。 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省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原名王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莒县人(出生地今属诸城)。1918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发起组织励新学会,主办《励新》半月刊,传播新文化新思潮。1921年初,和邓恩铭开始在济南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同年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年底,离开省立第一师范,成为职业革命者。1922年1月,和邓恩铭等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济南小组(直属中央)组长,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主任,创办《山东劳动周刊》。7月,出席党的“二大”。会后,建立中共济南支部(直属中央),任书记。不久,调北京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负责工人运动,是京奉铁路工人罢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的成员。1923年2月调回山东,任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主办《晨钟报》、《现代青年》、《十日》等报刊。遵照党的指示,曾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去广州出席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致力于山东统一战线工作。1925年2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当选为委员。在青岛领导工人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同年8月19日在青岛病逝。当时安葬于原籍,1959年7月迁葬于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 专员公署 王翔千 ☛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字灼斋,又名烬美等。山东莒县人。1919年11月和同人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励新》半月刊。1920年9月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初秘密建立山东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作为山东共产党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一大”后回山东成立了中共山东支部,任第一任书记。1922年7月参加中共“二大”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济南分部主任兼《山东劳动周刊》主编等。1923年任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1924年1月参加国民党“一大”后,帮助国民党建立山东省党部,还建立了一个半公开的学术团体“平民学会”,还主办过《晨钟报》、《现代青年》、《十日》等报刊。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